详解六种异常出汗类型
自汗
清醒时没怎么活动或干脆没有活动时,无缘无故地出汗称为自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现代人的自汗,多是心阴虚,中成药可以吃柏子养心丸。另外,有一些见了自己喜欢的人会自汗,或要考试、见上司时紧张的自汗,都是暂时现象,不必担心,也无需调治。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如感冒发烧战栗汗出后,烧即退了,就是战汗正气胜利之表现。
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盗汗
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有很多小孩因阳气足,睡着后有轻微的盗汗,属正常现象。
盗汗若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轻臭味,打湿睡衣,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喝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偶尔颧红,头晕,大便干燥。
多汗
就是人体出汗异常多,有的患者还低热或怕风。尽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肥胖、糖尿病结核病等,可以引起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引起。如果患者作了各种检查,没有问题,就可以确定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可导致亡阴或亡阳,故又称脱汗。
真气将败绝时出的汗,为病危时阴阳离决的见症之一。《素问•诊要经终论》:“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闭汗
怎么活动也不出汗,但体内却燥热难当。或因洗澡或出汗后突然吹风、吹空调、扇扇子等,导致毛孔闭塞,汗出不来,统称为闭汗。闭汗者可以一边用生姜、桂枝、麻黄各15克煮水倒入高桶泡脚,身穿厚衣服,喝姜汤水,头戴棉帽子,让汗从里面把毛孔给冲开。
毛孔通畅,闭汗症即治愈。平时注意洗澡要擦干身体,不要吹干身体。不要在大量出汗时突然吹空调。多练习脊柱调息法,增强自身的正气。
相关文章
- 当心7类药物不能研碎服用
- 中医告诉你什么是药物顿服
- 气血不足致毒素增加 身体该如何排毒
- 中医教你从七种病态颜色痰看健康
- 老中医教你用水辨别中药真伪
- 中西结合未必疗效好 13种中西药组合不能同服
- 老中医告诉你为什么吃中药要忌口
- 了解7个煎药术语 让你煎煮中药更放心
- 缓解失眠五大药方 如何让自己快速入睡
- 五大异常症状提醒你脾胃出问题了
- 中医教你从7种便便形态看健康
- 最需要当心的中医七种病态体质
- 中医教你从泡脚出汗位置看健康
- 当心最容易被混淆的8种参
- 老中医告诉你中药的命名方法
- 6种与健康息息相关的耳朵形态
- 无病呻吟原来是内脏不健康
- 泪少眼干竟是肝不好 论五种体液与内脏的关系
- 冬季体质不同的人养生方法也不同
- 汗液有五色 中医教你看汗液知疾病
热门文章
-
中医详解虚胖的原因 虚胖如何减肥
2023-03-01 14:55
-
中医详解五官和五脏的对应关系
2023-03-01 14:15
-
中医常用10种术语详解
2023-03-01 14:15
-
老中医详解中药命名规则
2023-03-01 14:15
-
中医详解五种常见的热熨疗法
2023-03-01 14:15
-
中医详解脾胃异常五种经典症状
2023-03-01 14:15
-
中医详解何谓七情和合
2023-03-01 14:15
-
中医详解痘痘位置不同的危害
2023-03-01 13:49
-
详解:皇帝菜和雪里红的区别
2023-03-01 09:54
-
中医详解煎煮中药常见六个术语
2023-03-01 09:31
-
自制膏方教程 中医详解膏方服用须知
2023-02-28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