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个部位出汗要警惕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医师们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诊断: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治疗出汗严重的三种偏方
偏方一
黄芪、煅牡蛎、熟地各15g,当归、炒白芍、甘草、山茱萸各6g,酸枣仁、党参、炒白术各9g,五味子3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偏方二
冬桑叶适量,加米汤少许人锅内翻炒,以汤汁干为度,再加水煎煮,取计内服。日服2次。
偏方三
生石膏3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9g、知母、麦冬各15g,甘草、大黄各6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相关文章
- 中医提示 使用创可贴也有注意事项
- 用脑过度怎么办 9种补脑食物要多吃
- 腰酸背痛腿抽筋 其实是寒邪侵体导致的
- 4种小零食 能解馋还能治大病
- 中医教你从三个方面判断是否药物过敏
- 你真的会喝水吗 水里加这些东西更健康
- 粗粮虽好 但这几类人莫碰粗粮
- 服用膏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 中药太苦加点糖 中医提醒千万不能这样做
- 煎中药的汤液要全喝掉吗
- 服用中成药要注意 变质的中成药要丢弃
- 失眠怎么办 喝茶也可治失眠
- 吃中药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 中医膏药有什么优点 膏药的正确贴法
- 肾精亏虚怎么办 中医教你补精气
- 肚脐眼脏怎么清理 不能硬抠
- 正确认识中药 中药也有药物性肝损害
- 这6种水果蒸着吃营养加倍
- 睡眠养生要做到这四点
- 咳嗽怎么办 中医教你正确选择止咳糖浆
热门文章
-
运动后大量出汗怎么办
2023-03-01 14:43
-
异常出汗?说明体虚
2023-03-01 14:18
-
夏天出汗现象看身体健康
2023-03-01 14:17
-
出汗部位看健康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2023-03-01 14:17
-
中医提醒6部位出汗需谨慎
2023-03-01 14:16
-
中医教你从泡脚出汗位置看健康
2023-03-01 14:15
-
中医详解六种异常出汗类型
2023-03-01 14:15
-
手心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该怎么办
2023-03-01 14:13
-
出虚汗怎么调理 出虚汗的调理方法
2023-03-01 14:13
-
脚底出虚汗怎么回事 怎么办才好
2023-03-01 14:13
-
来月经出虚汗怎么回事
2023-03-01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