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正文

中医如何治疗肩手综合症

2023-03-01 14:00
admin

专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构的失调和体育锻炼的减少,在卫生条件改善的同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却“逆势飞扬”。而在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让患者倍感苦恼——其中之一就是“肩手综合征”。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脑卒中,也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脑血液循环障碍。那么,脑卒中的患者为啥容易罹患“肩手综合征”呢?专家介绍说,这是因为脑卒中发生后,病人的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瘫痪侧血管运动和皮肤腺分泌功能出现紊乱,加上其长期处于卧位或坐在轮椅上,忽略或不愿意活动肢体关节,使关节制动时间过长,抑制了正常的运动功能。如腕关节长时间屈曲,腕管被压,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就会引发肿胀和疼痛。

按“肩手综合征”的发展规律,医学界现将其分为3个阶段:早期为突然出现的偏瘫一侧手部浮肿、疼痛,肩部也为之痛楚,因浮肿、疼痛又使活动进一步受限;当被动活动时,其肩、手及上肢肌肉剧烈疼痛,而且多伴有肩关节半脱位,手部皮肤变薄及颜色改变、脱屑,手指多呈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期可有明显的手部肌肉萎缩、疼痛及水肿,手指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晚期患手则已出现特征性畸形,手的运动功能将永久丧失。

“为避免‘肩手综合征’快速步入中、晚期,首先要预防和护理,因为防范未然永远是最有效的方法。”专家的经验是,患者首要的任务是学会良好的肢体摆放。在未接受指导时,患者的手腕几乎都是处于屈曲位;如果有吊带或坐位时手放在膝上,手腕的屈曲更明显。而良好肢位要求在任何体位时,都应避免关节的屈曲,保证腕关节每天24小时都处于背伸位。

同时,专家建议患者尽早开展运动疗法,让其主动活动,自己利用健手握住患手做患侧上肢的上牵运动及手指腕关节的屈曲背伸运动,防止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关节时动作应缓和,患手过度被动活动,有可能导致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此外,早期适当采用肩吊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肩吊带在坐位或站立时可将患肢加以悬吊,有效防止肩关节脱位或肩关节的过度牵拉。

在本病的治疗上,目前病人主要还是短期服用少量的类固醇药物缓解和镇痛,无法进一步改善症状。作为中医资深专家,专家的体会是:针灸、按摩、隔物艾灸及中药内服、熏蒸有助于消除水肿,减轻疼痛,促进整体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