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凡病必察其下”,也就是说,医生看病不但要查病人的“五脏”、“六腑”,也必须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古人的经验已得到了现代医学的承认。现在的医生通过化验病人大小便诊断疾病,在医疗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诊察手段。其实,不仅是大小便,人的其他很多分泌物、排泄物,如痰涎、呕叶物、带下、鼻涕、耳垢、汀液、气味等等,都能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只要留心观察它们的变化,就能对自己或别人的健康状况,做到胸中有数。
鼻涕
鼻涕正常情况下是无色、透明的,并略带一些粘性。鼻涕有湿润鼻腔,保护鼻粘膜,过滤空气,捕捉细菌的作用,所以有少量鼻涕并非坏事。如果过多,色状不正常,那么就是疾病的表现。分泌物稀薄、透明,多见于风寒感冒或急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病人。如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由于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如鼻涕呈黄脓样,常见于风热感冒、慢性鼻窦炎,此种黄脓鼻涕不但量多,而且还呈粘稠状不易擤出。如果儿童鼻腔流出黄脓鼻涕,应想到鼻腔内有异物的可能,由于异物塞入鼻腔内时间过长,刺激鼻粘膜,也能出现黄脓鼻涕。如有血鼻涕,是由于鼻外伤,炎症感染,异物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都可出现血性鼻涕,血性鼻涕还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切不可麻痹大意。
耳垢
耳垢,俗称“耳屎”,医学叫“耵聍”,耳垢对人的耳朵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能防御小虫入侵和保护鼓膜。《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知五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