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传染性较强,4-8月份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的症状是发烧和长皮疹,但不少家长表示,对这些症状应该如何辨别?下面专家教你怎样辨别手足口病。
一摸
手足口病最开始的起病特征是发热。对于大多数的轻症病例来说,以中等热度为主,通常体温在39°C以下。如果是重症病例,有可能烧到39°C以上。因此,家长要经常摸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热症状。
二看
手足口病患儿发热1-2天后就会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体等处,很快会变成小溃疡。同时手掌、脚掌和臀部上也会长出红色的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没有明显的瘙痒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重症病例早识别很重要。具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患者,可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要尽量不去入口密集场所,做到“洗净手、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还可以使用以下中药预防方法。
中医中药帮宝宝预防手足口
预防方:
预防方: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等煎水服用,也可用金银花、贯众、藿香、生甘草等;连续服用5—7天可预防感染。
茶饮方:
茶饮方:白菊花、金银花、生甘草等开水冲泡,可加适量冰糖或蜂蜜,代茶饮。
中药香包:
中药香包:藿香、艾灸、肉桂、山柰等粉碎成末,包装成小香囊,白天挂在小儿胸前,晚上睡觉时放置于枕边。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及医疗机构等入口密集场所,可用艾条直接焚熏室内;也可用藿香、佩兰、艾叶、石菖蒲等,加水在敞开的器皿中蒸熏室内。食疗方:生薏米、扁豆、绿豆等煮粥食用。
中医推拿:
中医推拿:取小天心穴(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的凹陷处),用手指揉动30-50次,可清热疏风;取内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正中)用手指做3分钟环性推动,用力要轻些,仅在皮肤表皮推动并不带动深层组织,具有清热除燥之功效。
需要强调的是,要根据小孩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药物。如平素见咽红、便干、口臭等症状,属实证体质的小孩,宜服用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以清热解毒;平素易感冒,常见多汗、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属虚证体质的小孩,可服用薏苡仁、葛根等以运脾清热。
相关文章
- 怎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刮痧加食疗
- 宫寒用艾灸有效吗 多久才有效果
- 踮脚和冷敷 帮你减轻痔疮痛苦
- 鼻炎难治 中医疗法能改善病症
- 这五个颈椎病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 肩颈僵硬 中医教你保养方法
- 肠胃健康要重视 教你4招保护肠道
- 痛风频发 多喝点水可缓解
- 痔疮让人坐立难安 中医五大方法教你预防
- 5类疾病会引起耳鸣 按摩这些地方能“消音”
- 月经期间为何易腰疼 要注意防寒防冷
- 血压太低 这7类人就会有危险
- 绝经后出血要重视 小心子宫内膜癌
- 如果宝宝口腔溃疡了 家长可以这么做
- 脾虚怎么养 多吃这些食物
- 如何快速缓解痛经 赶紧按摩这几个地方
- 得了脚气要及时治疗 中医支招4种方法
- 月经期间可以做足疗吗 很有可能延长经期
- 双手发麻 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 经前紧张误以为痛经 一道方子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