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人认为中药是“有病祛病,无病健身的药物,有些人则因为“马兜铃酸事件”、“含汞、砷中药安全性事件”,对中药的安全性大加质疑,媒体上甚至出现很多夸大其词的负面报道。
中国古代就有有关中药毒性的记载。第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药”即具有毒性,正如《周礼·天官·冢宰》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又一种观点认为中药具有偏性,即毒性。
临床医生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纠正阴阳之盛衰,调整气血之紊乱,最终达到治愈疾病、强身健体之目的。另外后世本草中出现很多关于狭义中药毒性的记载,即根据药物毒性或副作用的有无及大小,而标“有毒”、“无毒”、“小毒”、“大毒”。如牵牛子、商陆为有毒之品,容易使人中毒,用时必须谨慎。剧毒之品如乌头、砒石等,毒性强烈,临床多供外用,若内服须严格掌握炮制、剂量,切不可草率从事。
现代医学认为药物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疗效,另一方面就是不良反应。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中药与西药相比,毒副反应相对较小,但并不是无不良反应。《中国药典》2005年版就收载有毒中药72种。
由于缺乏正确的宣传和指导,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是完全无毒的,可以随意服用。有些中药药品广告也往往对其毒副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避而不提或避重就轻,误导患者。
患者在用药也往往忽视中药的用法用量及其毒性,形成了认识的误区。在中药“无病健身”的错误观念影响下,长期、过量或者不恰当使用中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必然会引发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正确宣传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客观存在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关文章
- 3.15消费者权益日 教你如何辨别真假药材
- 中药的这些用法术语 你知道吗
- 脂肪粒怎么去除 6个小妙招快速消除脂肪粒
- 皮肤缺水怎么办 6个小妙招让皮肤水汪汪
- 长颈纹影响美观 颈部保养该怎么做
- 牙齿发黄不美观 这样做有效美白牙齿
- 脸上长脂肪粒怎么办 试试这些去除方法
- 黑头影响美观 这些原因让黑头疯长
- 脸上法令纹显老 5种小妙招能抚平法令纹
- 毛孔粗大别急 六种方法让毛孔迅速收缩
- 夏季防晒必不可少 这些防晒窍门请收下
- 头发干涩别着急 六种方法让头发恢复光泽
- 皮肤黑不可怕 做好这些事皮肤白到发光
- 头发分叉怎么办 6个窍门让头发更柔更顺
- 头发油怎么护理 五种去油方法要牢记
- 白醋洗脸好处多 美白祛斑又除皱
- 夏季皮肤干燥 正确补水方式get到了吗
- 正确洗脸很重要 五种洗脸法洗出白嫩肌肤
- 告别黑天鹅 美白小窍门让你白到发光
- 养出美白好肤色 四款美白中药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