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龙胆味既大苦, 性复大寒, 纯阴之药也, 虽能除实热, 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本草经疏》)
“龙胆草, 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 大能泻火, 但引以佐使, 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 皆其所宜.”(《本草正义》)
“龙胆草, 其功专于利水, 消湿, 除黄疸, 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 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 未免耗气败血, 水去而血亦去, 湿除而气亦消, 初起之水湿黄疸, 用之不得不亟, 久病之水湿黄疸, 用之不可不缓, 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 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 最利瘅病, 正湿热之病也, 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 多有不效者, 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 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 非龙胆草所能治也.龙胆草泻湿中之热, 不能泻不热之湿也.”(《本草新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