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每个女人必经的事情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出现经期乳房疼痛、腹痛、腰痛、头痛等月经病,严重的可导致月经紊乱、痛经、闭经等。中医你如何判断这样的月经症状是否正常。
1、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2、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3、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4、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月经不调中医如何调理
1、经前期益气养血(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治疗重点:调补气血,使气血旺盛,泉源不竭,为经血来潮或胎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本方药: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6g、熟地12g、枸杞子10g、木香5g、菟丝子10g、陈皮5g、炙甘草3g。
方中以八珍益气养血健脾,益冲任之源,意在补中有行,方无凝膈之弊。
2、行经活血通经(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治疗重点:“通因通用”。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法,以冀其推动血液运行,胞宫排经得以畅通。
基本方药:当归12g、川芎6g、赤芍15g、熟地15g、桃仁12g、红花6g、炙黄芪12g、香附6g、木香5g、益母草10g。
方中的桃红四物养血活血,去瘀通经;牛膝、益母草活血调经,引血下行。佐加黄芪、香附、木香益气行气通络之品以疏畅血流,开瘀通阻,使月经排泄通顺。
3、经后期健脾补肾(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治疗重点:健脾补肾。
基本方药:炙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0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龟版30g、女贞子10g、陈皮5g、淮山药10g。
方中以黄芪、淮山药健脾生气血;女贞子、当归滋阴养血;仙灵脾、菟丝子温肾壮阳;白术、陈皮和胃理气,重用龟版系血肉有情之品峻补肾精,濡养阴血,诸药合用健脾养血,补肾摄精,以利于精血的恢复和滋生。
4、经间期温阳通络(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治疗重点:因势利导。主拟温经通络,以促排卵。
基本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肉桂3g、当归10g、红花5g、香附6g、川牛膝10g、陈皮5g、紫丹参10g、乌药5g。
方中以二仙补肾壮阳,促其卵泡成熟;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红花、牛膝活血通络;陈皮、香附通调气机;佐加肉桂、乌药温振阳气,促其排卵。(参考网站:新浪中医)
相关文章
- 流鼻血要仰头 民间这种土法止血有效吗
- 肺癌头晕出虚汗怎么回事 可尝试中药调理
- 月经颜色鲜红正常吗 月经颜色能反映身体情况
- 三类食物让你离癌症越来越近
- 治疗痔疮 推荐8个经典偏方
- 脚气反复发作怎么办 2种泡脚药方轻松搞定
- 宝宝出虚汗怎么治疗 推荐4种治疗方法
- 落枕很磨人 5种方法帮你解决烦恼
- 长了痔疮很烦人 教你几种治疗痔疮的方法
- 痱子有三种类型 2种外部治疗方法解决痱子问题
- 多吃一种水果 有效预防酒精肝
- 经期腹泻什么原因 或是脾虚出了问题
- 颈椎病需要饮食忌口吗 推荐葛根五加粥
- 六种偏方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 月经不调是怎么回事 月经不调吃什么中药好
- 注意:便秘时不要滥用泻药
- 女人宫寒易引起不孕 中医六种方法调理宫寒
- 小儿捏脊怎么样 有哪些好处
- 肩周炎如何按摩 介绍按摩方法
- 如何知道是否宫寒 中医四种方法教你自测
热门文章
-
来月经出虚汗怎么回事
2023-03-01 14:13
-
来月经肚子胀气正常吗 是什么原因
2023-03-01 14:10
-
气血健康与否 可据经期症状判断
2023-03-01 14:06
-
经前乳房胀痛是妇科病?
2023-03-01 14:05
-
痛经有那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
2023-03-01 14:05
-
痛经可以试试吃蛋黄缓解
2023-03-01 14:05
-
痛经不是月经不调引发的症状?
2023-03-01 14:05
-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2023-03-01 14:05
-
经期提前或推后的中医调理方
2023-03-01 14:05
-
如何调理月经前乳房胀痛?
2023-03-01 14:05
-
经前综合症 该如何调理?
2023-03-01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