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正文

这些原因易致小儿手足口病 中医治疗有方

2023-03-01 13:41
admin

在临床观察手足口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

手足口病病因

1、婴幼儿更易感染手足口病: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

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3、感染的方式: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其传播途径是粪便;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

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50℃可以迅速灭活,烧开的水中无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饮用新鲜熟食。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没有腹泻,临床医生往往将肠道病毒感染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治疗上往往仅仅采取对症处理。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手口足病

中药治疗

(一)普通型

临床表现: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性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伴咽痛、流涎,倦怠,纳差,大便多秘结,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参考处方:金银花、野菊花、黄连、生石膏(先下)、知母、紫草、白茅根、青蒿、藿香、生甘草,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或灌肠、直肠点滴。此外,对于高热、抖动、易惊者加羚羊角粉冲服;便秘加生大黄;咽喉痛加元参、板蓝根;咳嗽加杏仁、炙杷叶。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颗粒、清开灵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金莲泡腾片,也可选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二)重型

1、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