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我国中医的一块瑰宝,可以说针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病疗伤的方式。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针灸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针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灸属于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循经取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针灸对机体的损伤很小,一般说来,做完针灸后两小时左右洗热水澡是没问题的。
为确保针灸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针灸后第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针灸后还应当避风,特别是不要吹空调。
针灸后的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4、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灸时要注意什么
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相关文章
- 脚底按摩的4大好处 想养生的就来了解下
- 刮痧好处好 但这4类人千万别去刮
- 疏通经络防治疾病 梅花针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 每天按摩脚底好吗 按摩脚底的好处
- 人老脚先老长寿始于脚 足底按摩的好处及方法
- 口舌生疮还易怒 劳宫穴帮你安神清心火
- 小鱼际穴功效多 长期按压还能提高免疫力
- 针灸治疗感冒 不同病症的取穴方法
- 孕妇感冒可以刮痧吗
- 艾滋病会不会通过针灸传染
- 拔罐需要注意的七个问题 要注意了
- 脾虚怎么办 中医建议按摩3个穴位
- 常做足部按摩竟会带来这些好处
- 背部按摩手法教程分享 你学会了吗?
- 体内毒素多 可按摩脚底来排毒
- 冬季多用这些按摩手法保健 让身体更健康
- 如何快速补肾 可这样来按摩
- 冬季可以刮痧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 按摩手法对了能养生 冬季养生请这样按摩
- 没事拍打3个穴位 能够帮助身体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