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足
人体的大部分经络都要通过足底,赤足走路可起到类似按摩、推拿的健身用,达到疏通经络血脉、使气血畅通的目的。足底反射学说认为,足底是与内脏器官相连的敏感区,赤足走路时,它受到地面和物体的刺激,使神经末梢的敏感度增强,迅速把信号传入内脏器官和大脑皮层,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多进行赤足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腿脚、增强内脏机能,也可使头脑变得清醒舒畅。
2.饿透
历代医家有“想长寿、肠须清”之说,此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有些人因肠中食物积滞而容易生毒,很多肠胃疾病甚至癌肿都由此而发。适度的饥饿使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冲击,然后通过机体生理内环境稳定功能的重新调整,提高人体承受生理负担的能力,使各种身心疾病得到改善。日本的一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饿透对神经官能症、早期高血压、低血压、单纯性肥胖、神经性厌食、异咽症等都有一定疗效。
3.倒立
从事站立、伏案工作和经常走路的人易患内脏下垂、痔疮、下肢静脉曲张、脑供血不足等症,且常有脚肿、腰背酸痛、头晕眼花等现象发生。倒立能使血液迅速流向头部,改善血液循环和全身的血液分配,增强内脏机能,同时也可使肌肉群的紧张与松弛的状况发生改变。倒立时两眼观地,也有健脑、益智、明目的作用。
4.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练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对老年人来说,偶尔一次退步走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5.深呼吸
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过度深呼吸会诱发心脑血管收缩,有致命的危险,心肌梗塞、脑溢血和其他意外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深呼吸有关。因此,专家建议,对已经发生动脉硬化,尤其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深呼吸锻炼。
6.喝盐水
生理学研究认为,睡眠中呼吸、排汗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并消耗许多水分。早晨起床时,血液呈浓缩状态,喝盐水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感到口干。同时,清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升得更高,对健康不利。
7.畅哭
也是人感情的表露方式之一。过悲过喜都会出现哭的现象。该哭时,因控制压抑而不哭则于身体不利,这道理尽人皆知。医学专家认为,但最好每100天左右应当想法让自己流一次泪,而女人则密度加一倍。畅哭,至少有以下好处、让呼吸及肺部在抽泣中加大逆向运动。
8.爬行
爬行锻炼能调整血液循环和血液分配,减轻心脏和脊柱的垂直负荷,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内脏下垂、脊椎慢性疾病有帮助。孕妇进行适度的爬行锻炼可增强腹肌力量,预防难产,产后爬行有利于子宫复位。
9.冷水浴
能使人精神焕发,疲劳消除,抗寒能力增强。医学研究证明,冷水浴能显著增加白细胞的动量,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促进血液的稀释,改善血液循环和血液的质量,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冷水浴可刺激睾丸,产生和提高激素水平,防治阳痿、早泄。
10.极限疲劳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以100为极限为例,人一旦疲倦到了80,便会停止这种疲倦。但东山魁一认为90%至95%,人体内就会通过汗水或气息、呻吟把身体内的有害成分排泄出来,也会得到彻底的休息。当然,极限疲劳的度很重要,超过限度则会走向反面。
11.大喊大叫
狂啸能起到内脏按摩和推拿的作用,还可增强腹肌力量,改善心肺功能。狂啸也是一种有效的制怒妙法。怒则伤肝,怒气须一泄而尽。长期处于情感压抑状态的人,最易患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癌症,这可以通过大声叫喊进行防治。大叫以清晨和夜间站在山岗上或河谷溪畔进行为好。
12.微醉入睡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的夜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特别是一些职场女性,经常有应酬,常常会伴着微醉入睡。有医学研究表明,睡前喝酒很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一般可能一晚就会出现两次左右,而且每次时间大概是十分钟。如果长期这样,很容易引发心脏病以及高血压。
13.每天8杯水
其实,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样,喝多了会对健康有害,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除了经由排汗或呼吸时排出外,人体摄取的水分仍需经由肾脏来代谢。如果喝得太多水,那么,肾脏排水量增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易让肾脏功能衰竭,反而对肾脏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在日常饮食也会摄取水分,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所以,每天喝的水必须低于1600到1950毫升就可以了。
14.饭后立刻刷牙
为了保护牙齿的健康,不少人饭后要刷牙漱口,将残渣清除。事实上,如果饭后立刻刷牙是无法保护牙齿健康,还有可能对牙齿造成损害。这是因为在牙冠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在吃饭后,会就是牙齿的珐琅质变得松软,此时进行刷牙就会损害珐琅质。长时间后,饭后刷牙的习惯就会让牙齿的珐琅质变得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
- 女性经常熬夜的八大危害
- 室内盆栽如何选择 适合入室的6种花卉
- 枸杞能养生 这样搭配吃有奇效
- 胖大海保护嗓子 但不宜长期泡服
- 女性生理期不能吃什么食物
- 菊花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 菊花泡水喝的功效
- 女人备孕要做什么 补血养脾胃少不了
- 老人多走“螃蟹步”能缓解腰腿疼痛
- 家长们要懂宝宝单独睡觉有宜忌
- 男人便秘怎么治 让男人摆脱便秘的妙招
- 妈妈们应该多给宝宝喝豆浆
- 中年男人易脱发 中医教你来护发
- 吃什么食物补肾虚 补肾壮阳方不能错过
- 春季女性适合喝4种花茶 泡花茶要注意什么
- 吃火锅也有讲究 不同体质吃不同的火锅
- 春季女性养生7原则 女性养生吃什么
- 吃水果还得看体质 你吃对了吗
- 古人延长寿命的养生小知识
- 更年期女性如何进补 更年期应该吃什么
热门文章
-
埋线针灸减肥真的安全吗?
2023-03-01 15:09
-
养生:静心是关键
2023-03-01 15:09
-
点穴按摩 美体养生心法
2023-03-01 15:09
-
中医减肥的七大超级攻略
2023-03-01 15:07
-
按摩腹部减肥的养生之道
2023-03-01 15:06
-
哪些瓜果帮你塑造S身材
2023-03-01 15:01
-
养生又减肥的常见中药推荐
2023-03-01 14:56
-
中医养生减肥方法 让你苗条又健康
2023-03-01 14:55
-
中医方剂 排毒养生两不误
2023-03-01 14:50
-
养颜需关注日常滋阴养颜佳品
2023-03-01 14:50
-
中医教你天生丽质的好方法
2023-03-01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