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正文

怎么拔罐 拔罐时如何起罐才正确

2023-02-28 10:42
admin

中医罐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疗法,在家便能操作。然而有些人由于操作不当,使皮肤受损,例如起罐时使劲往下拔、拔罐时间过长等等。中医专家列举了拔罐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拔罐后如何起罐

专家表示,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慢慢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便能消失。

另外,拔罐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留罐时间要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

其次,根据所拔部位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罐或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比较适合用小罐。

第三,吃得过饱、过度劳累、饥渴时,空腹时也不宜拔罐。

第四,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有大血管的部位,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部位,都不宜拔罐。

第五,孕妇腰骶部和腹部也禁用拔罐疗法,以防流产。

除了以上内容需要注意外,在家里拔火罐时要防止火灾和烧伤皮肤。另外,选择拔罐器时,一定要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无破损,以防止割伤皮肤。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一、以排气法分类

.火罐:

1.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1)投火法: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表。

(2)内火法:

(2)内火法: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贴棉法:

(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于罐内壁中段,然后点着,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

2.水罐:利用煎煮水热力排去空气。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时将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罐:

3.抽气罐:抽出空气。先将抽气罐紧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