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岗位都需要长时间保持坐、站、弯腰等姿势,而长期保持这些姿势导致的最常见问题就是腰痛。
很多人一听到腰痛就想到肾虚,中医认为,临床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腰痛都和肾虚无关,湿热、寒湿、气滞血瘀等都可导致腰痛。特别是回南天湿度大,很多腰痛都和湿邪有关,拔罐可祛除体表的湿邪,疏通经络以缓解腰痛。
中医师介绍,腰痛拔罐常取俯卧位、俯伏坐位。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脊柱中间不宜拔罐。腿弯处的委中穴拔罐对腰痛疗效好。
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拔罐后宜适量饮用些热水,促进代谢废物从皮肤或小便排出。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拔罐拔哪里祛湿气
1、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足少阴肾经穴位,意为“肾经之气”,肾脏为主水之脏器,当肾脏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就容易导致身体水液代谢障碍。在涌泉穴部位拔火罐,有助于气血畅通,疏通肾经,帮助去除体内的湿毒浊气。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足三里穴位于人体下肢,消退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疏理脾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消化系统,提高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拔罐刺激该穴位,有助于恢复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帮助消除体内湿气。
3、丰隆穴
丰隆穴也称化痰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湿邪易困扰脾胃,让人困乏、疲倦。
4、中脘穴
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刺激此穴有健脾祛湿之效。
另外,还可以采取两种按摩方式缓解腰部不适。
相关文章
- 中医告诉你:艾灸和针灸的区别
- 中医通过拔罐辨别体质 不是哪里痛就拔哪里
- 月经期间艾灸有利也有弊
- 三伏天艾灸哪里好 7大事项要注意
- 感冒拔火罐有用吗
- 按摩好处不少 要避免4大按摩误区
- 便秘是产后常见病 2种艾灸法能治疗
- 何为肾虚 艾灸穴位能养肾
- 冬病夏治选艾灸 夏季艾灸养生好处多
- 减肥拔罐有三大穴位 提高减肥速度
- 什么时候艾灸最好 艾灸方法有哪些
- 中医带你认识艾叶艾绒和艾条
-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吗
- 艾灸如何治疗空调病 灸这四个穴位
- 拔罐周围有淤青怎么回事 中医告诉你
- 中医艾灸有讲究 注意十大事项
- 夏季刮痧有哪些事项要注意
- 针灸也有一定风险 出现晕针该怎么办
- 夏季湿气多 如何拔罐能祛湿
- 艾灸能调气血通经络 三个时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