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按摩3个止汗穴
1.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按揉要点: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2.复溜穴
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2指宽处。“复溜”一词中,“复”是反复,“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溜穴的止汗功效在于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谢正常。合谷和复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档”。
按揉要点:合谷穴要重点揉,复溜穴要轻揉。出汗过多时,可先按揉合谷2分钟,以感觉明显酸痛为度,再轻揉复溜2分钟。
3.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
按揉要点: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中药也可以起到止汗的作用
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
1、五味子,大枣,桃干,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
2、生黄芪,大枣,浮小麦,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
3、黑豆,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适量乌梅、桃干,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4、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
5、五味子、五倍子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关文章
- 夏季如何养生 热养更健康
- 落枕怎么办 3个步骤教你缓解
- 热水养生有8个惊人好处
- 喝什么茶可以祛湿 多喝枸杞薏米茶
- 气血两补的汤有哪些 推荐6道汤品
- 中老年人要多补钙 推荐食补药补
- 盘点4种提高男人性功能的食物
- 女人养好肾才能健康又美丽
- 宝宝也会口腔溃疡 十种方法帮宝宝摆脱
- 中医教你调理女人的天敌――宫寒
- 当身体出现五种症状 提醒你该排毒了
- 过量喝酒危害大 多少才算是适量喝酒
- 喝对茶能养生 五色茶对应养五脏
- 红茶可以祛湿吗 适当喝红茶能除湿
- 白领是否亚健康 常见三种亚健康状态
- 怎么补气血效果好 推荐3个调理方法
- 气血亏怎么补 首先弄明白5个病因
- 喝水能养生 每天喝八杯水有错吗
- 女人养生的第一件事:养好肝
- 一天排便几次是癌症征兆 如何保持健康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