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调理脾经
脾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养呢?“有诸内必形诸外”,即内部脏器功能的盛衰必然通过外部征象表现出来。脾的功能就是通过脾经及其穴位来表现。通过诊察、针灸或按摩脾经及其穴位,能调节和维护脾的功能。
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内侧缘循行,过内踝前缘上行入腹,止于大包穴。脾经上分布着21个穴位。在上午9~11点(巳时)期间,气血充盈脾经,此时调理脾经效果显著。掌握了脾经的循行路线和特点,我们平时可以在脾经上寻按,查找皮下结节或压痛点,针对性地进行揉按或艾灸,即可疏通脾经,增强脾的功能。只有脾经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脾才能发挥正常阴陵的运化功能,维地机泉持人体的气血生三阴交化之源,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说脾经为后天养生之本。
3个有关脾经的重点穴位
地机
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下四横指处。针刺、点按、艾灸此穴,治疗疼痛类病症效果显著,尤其适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
阴陵泉
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一般脾虚者,此穴压痛明显。按压或艾灸此穴,可治疗腹胀、腹痛、水肿、下肢无力等脾虚病症。
三阴交
此穴位于足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胫骨内侧后缘凹陷处。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经脉的交会处。此处有压痛或有结节表明脾有病变,可通过点按、艾灸此穴,缓解脾虚肝郁气滞所致的痛经、腹泻等症。
相关文章
- 怎么备孕比较好 中医推荐4个备孕方法
- 国庆长假出游 这些急救常识你要懂
- 秋乏如何缓解 按摩这3个穴位
- 额头发黑可能是因为肾不好
- 女性宫寒如何是好 盘点能暖宫的食物
- 中老年人如何解决失眠问题
- 5个症状提醒女性需要排毒
- 上班族必吃的4大抗疲劳元素
- 秋季火气大 降火就吃4种食物
- 4大中医世家绝不外传的长寿秘方
- 中医养生要戒除7种不良心理
- 中医详解久坐对人体的5个危害
- 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吃姜糖
- 男人憋尿容易引起5种疾病
- 7个办法帮助男人健康喝酒
- 入秋应当午睡 但午休并非时间越长越好
- 女人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
- 老人如何保健养生 5条饮食原则要注意
- 警惕:秋季需要预防5种疾病
- 气血两虚如何调理 中医教你5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