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出自汉代学者王充的著作《论衡》,后面还有一句话是“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中医为,人体健康的根本在于气机升降正常,而大便通畅是维持气机升降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属于清阳,大便则属于浊阴。清阳宜上升,浊阴宜沉降。如果大便不通,浊阴不能沉降,则清阳的上升就会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各种不舒服的症状。
只需三步清理肠道垃圾
如何才能保持大便通畅呢?
首先,要适当增加运动。运动可增加阳气,而大便需要阳气推动才能排出体外。增加运动要注意运动量的把握和运动方式的选择。每天应当保证40分钟到1小时的活动时间;运动量应从小至大逐渐增加,以每次活动能达到全身发热,似要汗出而未汗出的程度最好。运动方式可因个人爱好而不同,但应注意活动下肢,以饭后散步和游泳最佳。
其次,腹部按摩。
其次,腹部按摩。古人将腹部按摩称之为“摩腹”。
具体方法:以手掌紧贴皮肤表面,按顺时针方向在腹部作环形摩擦。从胃脘部开始,一边划圆,一边向下移动,直到小腹。可在饭后散步时进行,一边行走,一边摩腹。
若伴有痔疮等肛肠疾病,可配合提肛:
若伴有痔疮等肛肠疾病,可配合提肛: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均匀,吸气的同时,肛门紧闭,用力提起肛门、会阴部,小腹及腹部同时稍用力内收;稍停片刻,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慢慢放松腹部和肛门。这样一紧一松,做10至15次。
要保持大便通畅,还要调整饮食构,
要保持大便通畅,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晚餐。
清理肠道垃圾吃什么
1、番薯
番薯又名红薯、地瓜。含丰富的维A和维C。维他命A能令眼睛更健康,维他命C有健美作用,而钾除保持心率正常外,还可预防高血压。其较高的纤维素令肠道内的废气及废物排出体外,有助预防大肠癌。中医指番薯性质平和而味甘,可通便、健脾、补中气和增加产后妇女乳汁量。
2、红糖
红糖含有的特殊成分“糖蜜”,具有强力的“解毒”功效,能将过量的黑色素从真皮层中导出,通过全身的淋巴组织排出体外,从源头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另外,红糖中蕴含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对细胞具有强效抗氧化及修护作用,能使皮下细胞排毒后迅速生长,避免出现色素反弹,真正做到美白。
3、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清洁血液,经常食用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污染物质。黑木耳也是非常好的清肠排毒食物,而且经过风干的食品遇水后膨胀,会给肠道带来更多水分。不过,对于排便困难者,藉由吃一顿黑木耳通便是很困难的,除非加大量或者辅助运动方式。
4、蜂蜜
自古就是排毒养颜的佳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常吃蜂蜜在排出毒素的同时,对防治心血管病和神经衰弱等症也有一定效果。蜂蜜中所含的糖类比较丰富,可吸取体内水分留在肠腔里,利于清肠排毒。因为空腹进食肠道蠕动是最快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用偏凉的温水冲服蜂蜜,因为,太热或太冷都会破坏其营养结构。
5、凉牛奶
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一是因为冷的刺激会加速肠道运动,二是牛奶中有大量乳糖,而一半以上中国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后,乳糖没有消化就进入了结肠被迅速排出体外。
相关文章
- 十个方法让你大脑保持年轻
- 每天花上几分钟 生命多得20年
- 女人以气血为本 调理气血有四方
- 中暑有分阳暑阴暑 中医防治中暑有讲究
- 儿童益智健脑 推荐沙尖鱼滚豆腐汤
- 熬夜比想象中可怕 六招应对熬夜伤害
- 记住:六类食物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
- 老人便秘有什么方法 六大方法助排便
- 上班犯困怎么办 6大方法让你打起精神
- 不吃早餐易显老 五种饮食方法会伤命
- 白领养生重点保护眼睛 中医护眼有五方法
- 夏季养生 中年男人三宜三不宜
- 如何在夏季做个香女人 守住4大异味源
- 夏季如何喝水最养生 根据不同体质喝水
- 睡觉朝哪个方向 床在哪个位置最健康
- 睡前洗头当心面瘫 如何洗头更健康
- 中医巧治4种“不像病”的病
- 夏季容易产后中暑 中医2个处方来治疗
- 造成口臭的原因九成以上是这个
- 夏日宜喝凉茶 不同体质饮不同茶
热门文章
-
常吃哪些水果有助于清肠减肥
2023-03-01 15:03
-
女人有哪些清肠美容方法
2023-03-01 14:44
-
清肠排毒养生吃这15种食物
2023-03-01 14:36
-
清肠排毒 巧服杏仁
2023-03-01 11:13
-
春节期间宜常吃的八种清肠食品
2023-02-28 12:31
-
清热排毒清肠的三种菜
2023-02-28 12:24
-
排毒清热清肠的三种菜
2023-02-28 12:24
-
你知道哪些食物排毒养颜吗?
2023-02-28 12:21
-
菠萝的营养价值
2023-02-28 12:19
-
哪些药膳有助于清肠润肺
2023-02-28 12:06
-
推荐 清肠多吃黄瓜
2023-02-28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