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消暑是养生关键,通常情况下在夏季人们喜欢洗冷水澡、喝冷饮,认为这样可以降温,在中医来这些方法是不符合养生原则的,中医认为,夏季养生消暑要“以热制热”。
1、洗热水澡
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散发热量,促进新陈代谢,并加快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清除,消除人体疲劳。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
2、热毛巾擦身
夏天,身体易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避免对毛细血管产生刺激,适应人体降温规律。
3、热水泡脚
可使全身毛孔张开,有利于散热。所以,在夏季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促进排汗,增强汗腺功能,提高耐热力。可在每晚临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15~20分钟(期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4、喝热茶
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且不可食之过多,否则会使肠胃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律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而喝热茶则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研究证实喝一杯热茶9分钟可使体温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因此夏天喝热茶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可以单独泡茶叶喝,也可喝水果茶、花茶等,还可将10克干橘子皮洗净,撕成小块,与5克绿茶一同放入杯中,加开水、盖盖儿泡10分钟左右,去渣,加一块冰糖后饮用。而韩国人在三伏天有吃参鸡汤进补的习惯,也是一种“以热制热”的有效方式。
5、吃热食
不少人觉得天气热了,一些饭菜不需加热也可以食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炎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加热可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保护人们的身体不受细菌侵袭。炒菜时可适当用些大葱、蒜、生姜等调味,可以增加身体排汗,防暑降温。
6、运动出热汗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加强人体的耐热能力,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同时还可增强体质,防止中暑。为避免中暑,夏季锻炼时间可在傍晚六七点左右,健身目可选择游泳、散步、太极拳。锻炼时穿纯棉材质、吸汗性好、透气性好的衣服,锻炼后需擦干身上的汗水,待体温恢复后再使用空调。
7、热敷肚脐
用温度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此为古人治中暑方法之一。也可于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热空调
将空调调节到25℃~26℃,此为人体较适宜的温度,且可避免由于室内外较大温差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又节能环保。
8、温中出汗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方式,但是由于空调的普遍应用,长期处于温度稳定环境中的人群,汗腺几乎被闲置起来,即使到了该出汗的季节夏季也不经常出汗,这对于健康是有害无利的。从顺应四季节律和生命规律出发,该出汗时就出汗。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三大功效,经常喝姜汤,有发汗解暑之功效,每天早上可用生姜丝泡水饮用,也可用姜片泡红茶饮,晚上不宜吃姜。
9、穿衣不要太裸露
夏季人们的衣服越穿越薄,身体露出的部分也越来越多,以为这样能消暑凉快,其实不然,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如穿着的暴露面积过大,热辐射就易侵入皮肤,反而更热,这就是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的原因。专家建议夏季宜穿着质地轻薄、通气性好、宽松的衣服,最好是浅色系,穿着的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外出时尽可能戴帽子、撑太阳伞、戴太阳眼镜、穿长袖衣裤,以保护肌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夏季“以热制热”的养生方法,这里要提醒大家,运动出汗后不要马上洗澡,要稍等一会在洗澡。
相关文章
- 夏季不可少的十种养生草
- 喝酒要护肝 吃什么保护肝脏
- 养胃吃什么 养胃的食物有哪些
- 黑芝麻 吃黑芝麻的六大好处
- 西瓜皮降压解暑 推荐五种创意吃法
- 蚊子喜欢叮咬5类人 防蚊必学8大妙招
- 中医如何治疗不射精症
- 冬虫夏草四种错误服用方法 炖汤最好
- 鼠标手自测方法 5招教你预防鼠标手
- 大葱的功效与作用 每周吃3吃可壮阳
- 哪种凉席适合宝宝睡 睡凉席要注意什么
- 女人想要气色好 调理气血是关键
- 茄子功效 夏季吃茄子降血压抗衰老
- 吃药能不能喝绿豆汤 绿豆汤制作窍门
- 中医支招防暑养生 让老年人安然度夏
- 水果蔬菜也能治病 9种常见食物食疗功效
- 女性坐月子能不能吃莲子?
- 爱喝汤也伤肾 揭秘六大伤肾恶习
- 肾排毒最佳时间 肾排毒吃什么好
- 7个小妙招 轻松控制血糖
热门文章
-
埋线针灸减肥真的安全吗?
2023-03-01 15:09
-
养生:静心是关键
2023-03-01 15:09
-
点穴按摩 美体养生心法
2023-03-01 15:09
-
中医减肥的七大超级攻略
2023-03-01 15:07
-
按摩腹部减肥的养生之道
2023-03-01 15:06
-
哪些瓜果帮你塑造S身材
2023-03-01 15:01
-
养生又减肥的常见中药推荐
2023-03-01 14:56
-
中医养生减肥方法 让你苗条又健康
2023-03-01 14:55
-
中医方剂 排毒养生两不误
2023-03-01 14:50
-
养颜需关注日常滋阴养颜佳品
2023-03-01 14:50
-
中医教你天生丽质的好方法
2023-03-01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