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煎煮中药注意3个细节
1、药罐一定要洗净
煎煮中药时,药汁因水分蒸发而浓缩,药罐底部及周围常积有一层药垢。如果药罐中煎煮的药物经常变更,而不及时将积存的药垢擦去,投放新的药物煎煮时,药垢就会溶解,干扰、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特别是如果曾经煎煮过毒性强烈的药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药还可能引起中毒。
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药后不及时擦洗干净,药罐底部的药垢越积越厚,在重新煎药时容易煎焦,丧失药效。
2、是否加盖随药应变
一般来说,为了使中药煎透,最好是盖着煎。特别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如薄荷、藿香、紫苏叶等,且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某些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枸杞之类,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释出。
有些中草药重量轻、体积大,如金钱草、夏枯草、白通草、丝瓜络、包谷须等,则不宜加盖煎煮,否则往往溢出罐外。可开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
3、要“煎透”、“榨干”
“煎透”,就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释出,这是煎药的基本要求。质地坚韧、一时难以释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只有通过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药汁浓厚,充分发挥药效。质地疏松及性味轻薄芳香的药物,不需煎煮太长的时间;但质轻体大的草药,则应经常搅拌,才便于将药煎透。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煎法
1、阿胶类
阿胶、龟板胶等大多是高分子物质,若与其他药物共煎,既易粘锅,又易糊,所以这类药最好是先烊化,再溶入煎好的药汤中服用。
2、芳香类
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芳香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一旦被煎煮,药效会大打折扣,故不宜久煎。
3、消食类
谷芽、麦芽、鸡内金等消食类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分解酶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不耐高温,久煎会使其活性大大降低而影响疗效。所以,这些药物宜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冲服为佳。
4、驱虫类
雷丸是驱虫药,其驱虫的主要成分是雷丸素,当加热至70℃时,雷丸素便会失去活性,因此,用雷丸驱虫时必须冲服。
5、滋补类
三七、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等滋补类中药,均含皂苷、蛋白质、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苷化学结构比较复杂,蛋白质不稳定等因素,煎煮常因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影响疗效。为保存其有效成分,所以应冲服。(参考网站:39健康网)
相关文章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别忽视几个细节
- 煎煮中药有讲究 用哪种锅比较好
- 贵重中药不宜煎煮 哪些中药也不宜
- 煎煮中药必须要了解的几个事项
- 三个步骤教你正确煎煮中药
- 中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吗
- 中药煎煮前需要清洗吗 煎煮注意事项
- 中药不宜用沸水泡 怎么煎煮中药才对
- 中药太苦怎么办 中药怎么喝才不苦
- 煎煮中药有禁忌 5种中药要这样煎
- 煎煮中药要盖盖子吗 中药煎煮不宜太浓
- 如何煎煮中药 中药煎煮注意三大点
- 煎糊的中药不要喝 中药要煎多久为好
- 如何煎中药 地面水地下水煎什么药好?
- 中药如何煎煮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 煎煮中药 要注意六个专业术语
- 煎中药有讲究 4类中药要包着煎
- 这5类中药不能长时间煎煮
- 煎中药的时间不当 或许会引起中药中毒
- 煎药误区:煎药之前别用开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