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正文

五皮散的组成及作用

2023-03-01 09:41
admin

【名称】五皮散

【出处】《华氏中藏经·卷六》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 各等分[各9g]。

【方诀】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奇,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虚肤胀此方施。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硬物。

【方论】

《成方便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或腰以下肿,此亦肺之治节不行,以致水溢皮肤,而为以上诸证。故以桑皮之泻肺降气,肺气清肃,则水自下趋;而以茯苓之从上导下,大腹之宣胸行水,姜皮辛凉解散,陈皮理气行痰。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然肺脾为子母之脏,子病未有不累及其母也。故肿满一证,脾实相关,否则脾有健运之能,土旺则自可制水,虽肺之治节不行,决无肿满之患。是以陈皮、茯苓两味,本为脾药,其功用皆能行中带补,匡正除邪。一举而两治之,则上下之邪,悉皆涣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