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接下来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后要采用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以上这些方法,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相关文章
- 刮痧禁忌:颜色深浅代表什么?
- 急救 找准六大神奇穴位
- 宝宝发烧 中医巧推拿
- 按摩五“特区”健康永相随
- 谨慎 拔火罐拔出来的“病”!
- 善用中药泡澡帮孩子去湿疹
- 夏季穴位按压可预防急性病
- 刮痧的适用症与注意事项
- 拔罐的体位及注意事项
- 中医拔罐的类别与应用
- 中医火疗之强肾壮腰
- 中医火疗功效如何?
- 三伏天为何需要 “天灸”?
- 中医教你观脸色识健康 不懂的人快来看
- 唇色反应健康 嘴唇发紫预示着这些问题
- 中医28种脉象 每种脉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 中医诊脉 不同的脉象显示的身体问题是什么?
- 中医诊脉 28种脉象可以分为几大类?
- 女性滑脉就一定是怀孕了吗 哪些病症还会出现滑脉
- 大鱼大肉一时爽 口臭胃火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