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不适的症状,如果大家不能将体内湿气排出,会感觉一整天都没有什么精神,还会经常犯困。湿气重的人在平时应该要怎么去除湿气呢?
湿气重的症状
1、睡眠质量不好。
一些人明明晚上睡的很早,但是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是感觉很困,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并且有明显的四肢乏力症状,可能就是身体中的湿气比较重,大家应该要尽早的去除体内湿气。
2、大便不成形。
早上起床后排便,发现大便黏在马桶上,还冲不下去,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大便应该要金黄色的,但是如果身体有湿气重的情况,大便就会发青,患者还会有排便不干净的症状,这些都是湿气重导致的。
3、舌苔发生变化。
舌头能反应身体的健康,也会反应寒热,如果身体寒热均匀,此时舌头主要呈现淡红又润泽的颜色。如果舌苔很白,并且又滑又湿润,是体内有寒气。发现自己的舌苔粗糙,看上去比较的厚、发黄,说明体内有湿热。
4、食欲不振。
当身体的湿气比较的严重,那么脾脏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害到身体的正常运行,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饭量变少、体重下降和胸闷腹胀等。脾虚功能受到湿气影响,而湿气又无法从身体内排出时,患者还会出现倦怠乏力等表现。
5、关节酸痛。
如果湿气严重到一定的程度,它会慢慢的侵蚀到关节,关节随之也会出现一些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会受到湿气影响。人体可能会出现四肢关节酸痛沉重,或者关节屈伸不利等情况。
6、头疼。
头是很容易受到湿气的入侵,患者会出现头昏脑胀,而且困意比较重,四肢无力,全身都感觉到不舒适。除此之外,患者还会有流鼻涕、发热、怕冷怕风等。
湿气重的原因
一、缺乏运动:
人体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导致体内的水分不断堆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让湿气越积越多,这样就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症状。所以平时大家应多运动,以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湿气排出。
二、饮食素:
湿气重和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如平时总是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过咸或是太甜的肥甘厚味食物,就会影响到肠胃功能而让体内的水分无法正常代谢出去,时间长了,会导致体内湿气不断加重,引起疲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还有暴饮暴食,爱吃生冷、性质寒凉食物者,很易导致脾胃受损,从而影响湿气排出,这样也会加重体内湿气。
三、熬夜:
熬夜对健康影响很大,因为睡眠不足时会导致身体一些脏器的正常功能运作受影响,其中就可导致脾脏功能下降,而脾虚就会导致体内湿气不能及时排出,积聚在体内,从而加重湿气。
四、环境因素:
体内湿气重的人如居住环境不好,会加重湿气,如久居潮湿地区的人一般体内湿气就比较重,还有工作环境潮湿的,也易引起体内湿气重,应尽量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
湿气重吃什么比较好?
1、红豆薏米
红豆薏米是去湿气的明星组合,也是被人们所熟知的去湿气组合。为了去湿气,很多白领们买用红豆和薏米磨成的粉来冲水喝,能够快速达到去湿气的目的。如果有时间就更好了,可以将红豆薏米煮成粥来食用,既能够将体内的湿气排出,而且还能美容养颜,达到美白的功效。
2、玉米须
玉米须通常会被人们当作一种农业垃圾随着玉米杆一起处理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玉米须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利尿的功效非常显著。我们可以用玉米须来泡水喝,多排尿,这样就能够将体内的湿气排去了。玉米须泡起水来捎带甘甜,是非常好喝的排湿饮品。
3、冬瓜
在中医域,冬瓜是一种去湿气的利器。市面上也有卖一些冬瓜干,多泡水可以达到祛湿气的目的。冬瓜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并且由于它脂肪含量为0,因此也通常作为减肥中的食品来食用。减肥中可以少吃一些冬瓜汤,排除湿气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脂肪。多食用冬瓜可以你身体排毒,排出湿气一身轻松。
4、生姜
淋雨之后身体的湿气就会聚集,可以喝生姜水来达到去湿气的目的,生姜可乐也是非常受人喜爱的去湿气的饮品。平日里里也可以做一些醋泡姜来吃,既能开胃又能排湿,一举两得。虽然有一些人不吃生姜,但是为了排除湿气,还是要适当的吃一点。
5、秋葵
秋葵作为去湿气的利器,主要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变得经营,能够预防便秘,也有很好的去湿气的功效。并且它的营养成分也非常高,因此非常推荐大家食用。
6、大麦茶
大麦茶是很多人减肥期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饮品,因为它能够促进消化,对于减掉腹部脂肪有很好的功效。它还有排湿的功能,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湿气排出。
相关文章
- 肾脏健康很重要 这样做能滋养肾脏
- 夏季睡眠不好 注意五点让你拥有好睡眠
- 眼疲劳别着急 四种方法让眼睛快速放松
- 胃寒怎么办 7种暖胃秘笈让胃暖起来
- 炎热高温易中暑抽搐 这些急救方法要收好
- 夏季喝蜂蜜水对身体好 这些好处要牢记
- 夏季护肤按步骤 五大雷区不要踩
- 夏季备孕要注意 这些生活细节要小心
- 空调病成流行病 五种方法有效缓解症状
- 男人天天洗头好吗 你会洗头吗
- 男性养生 男人夏季吃三笋清热又减压
- 女人喝粥可以养生 四款粥好喝又健康
- 夏季失眠不要怕 这样做一觉到天亮
- 南方各地进入流感高峰期 做好这些有效预防
- 老年人眼部疾病高发 做好预防是关键
- 上年纪了要注意 吃六种食物保护血管
- 夏季六种习惯伤脾胃 要记得避开
- 夏季千万莫贪凉 小心惹上空调病
- 备孕期间事项多 吃它们能补卵子
- 女性气血虚的8大症状 你中标了吗
热门文章
-
低血糖别慌 五种升糖小妙招很实用
2023-02-28 10:28
-
气功养生有哪些常识
2023-02-28 08:59
-
中医告诉你怎么睡觉才最补
2023-02-28 08:40
-
男性夏季养生14个小常识
2023-02-28 08:10
-
经常做这十件事会让你减寿十年
2023-02-28 08:03
-
中医养生上的三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2023-02-28 08:03
-
9个养生小常识让你过好夏天
2023-02-28 08:00
-
老人养生要预防这“五劳”
2023-02-28 07:55
-
药王孙思邈的六大养生之道
2023-02-28 07:55
-
国医大师谈养生:冬季跟着太阳起床
2023-02-28 07:54
-
春季必备12点养生小常识
2023-02-28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