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炮制方法与标准
【药材来源】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净,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时炮制方法较多,如去上粗皮,用盐水洗后再加五花皮,地榆、阿胶煮(《雷公》)。唐代最早提到面煨(《海药本草》)。宋代有烧制(《苏沈》)、煨制(《证类》)、蜜制(《总录》)等方法。元代有煮制(《原机》)。明代增加了盐炒、盐煅(《一草亭》),磨汁(《奇效》),醋制(《瑶函》),火煅童便淬(《粹言》)等法。清代增加了焙存性(《良朋》)。此时,其炮制方法达十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
1.石决明:取原药材,洗净,干燥,碾碎或碾粉。
2.煅石决明:取净石决明置耐火容器内或置于无烟炉火上,用武火加热,煅至灰白色或青白色而易碎时,取出放凉,碾碎。
3.盐石决明:取净石决明,煅至酥脆,取出,喷淋盐水,干燥,碾碎。石决明每100kg用食盐2kg。
【饮片性状】石决明为不规则的块状或碎片,外面粗糙呈灰棕色,具有清灰色斑,内面光滑,有珍珠样光泽;质坚硬,不易破碎;无臭,味微咸。煅石决明呈不规则的细块或细粉,灰白色或清灰色,无光泽,质地酥脆。盐石决明形同煅石决明,无臭,味咸。
【质量标准】石决明含碳酸钙不得少于93.0%。煅石决明含碳酸钙不得少于95.0%。
【炮制目的】石决明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能。
生石决明偏于平肝潜阳,用于头痛眩晕,惊痫等证。煅石决明降低了咸寒之性,缓和平肝潜阳的功效,增强了固涩收敛、明目的作用,用于目赤,翳障,青盲雀目,痔漏成管,且煅后质地疏松,便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应用选择】
1.生用
(1)头晕眩目:常与钩藤、天麻、牛膝等同用,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用于阴虚肝阳上亢,头目眩晕,魂扰不寐,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