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敷疗法,主要用于关节痛、风寒感冒、痛经、空调病等常见病。热敷疗法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单纯利用其温热作用,二是在相关穴位处进行中药热敷,使温通作用和中药的功效合二为一。热敷疗法简单易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家就可以做。
1、痛经
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型痛经可用中药热敷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用吴茱萸药液热敷小腹,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目的。气滞血瘀型痛经取云南白药用酒调糊,用棉纱布包好,再用热水袋包裹热敷在小腹,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连敷3~5天,起到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2、关节痛
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然后把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3、善治寒性病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缓解疼痛。全毅红介绍,热敷尤其适宜治疗各种寒性病症。
4、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5、落枕
落枕所致的颈部疼痛、转动不灵活,可以用醋热敷大椎穴和颈部疼痛处。落枕是风寒之邪侵袭,经络闭阻不通,或者扭伤及气滞血瘀所造成的,用醋热敷可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取适量食醋,加热到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浸蘸热醋敷于患处,同时慢慢活动颈部,每次大约30分钟,每日2~3次。
6、风寒感冒
热敷大椎穴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以达到治疗风寒感冒的目的。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于督脉穴位。督脉统领一身的阳气,为阳脉之海。热敷时以感觉微微发烫为宜,最好是晚上睡觉前进行,一般热敷20分钟左右。对于感冒伴有咳嗽者,可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定喘(大椎穴左右旁开半横指)等穴位。热敷后要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侵。
7、空调病
三伏天吹空调时间过久或温度过低,人体容易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都可以用热敷疗法来缓解。首选热敷神阙穴(即肚脐),祛风散寒,温中健脾。如果头痛、头晕可以敷太阳穴、风门穴(第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列缺穴(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尖所指的凹陷处),可起到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如果出现鼻塞、打喷嚏,可以热敷大椎、命门穴(位于后腰与肚脐眼相对的位置),待额头微微出汗即可。
热敷注意事项
热敷袋在加热时,一定要恒温加热。为达到最好疗效,热敷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更新。热敷时,应根据自身承受热量的限度,不要过热,以防烫伤,可先用毛巾垫,再进行敷疗。
老年人温度反应迟钝,应避免过于高温热敷;糖尿病中风瘫疾等血液循环不好或感觉不灵敏的患者,热敷时,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如发红、起泡时,应立即停止;热敷部位有破损等“开放性伤口”时,不可进行热敷。
运动损伤早期,要先冷敷或冰敷,24小时内不能热敷。因热敷会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出血增加、血肿增大。而受伤24小时后热敷,可加速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热敷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可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若热敷出现烫伤情况,可外用烫伤膏,并停止热敷,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处理,避免感染发生。
相关文章
- 总是睡不着 从这4个方面改善睡眠
- 湿毒程度分五级 老中医支招祛湿方法
- 人老珠黄没法避免 四个地方护好能延缓
- 夏日将至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 暮春如何养生 这些方法要谨记
- 睡前热水澡竟会失眠?洗澡注意三点
- 睡前到底能不能吃东西 3个吃法要学会
- 孩子偏食可能导致多动症 偏食该怎么办
- 肝脏最怕6件事 40岁过后如何养肝
- 经常生气 小心8种疾病找上你
- 白领要学会预防胃癌 禁忌10个事项
- 如何养肾效果好 一定要做到这3点
- 晨起后注意4不宜能养生保健
- 如何给身体排毒才 五个排毒秘方简单有效
- 女性到了更年期 中医帮你顺利度过
- 男人睡前养生 简单三步走
- 3种药材加水泡脚能帮你去湿气
- 深蹲能健身 但是6类人不宜做
- 如何预防老年斑 生姜大蒜也可以
- 从5个地方了解自己是否气血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