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这4个部位要注意保暖
1.肚脐
初秋的天气,早晚凉,白天暖,有的市民特别是爱美的女性市民,不注意肚脐的保暖。虽然白天不觉得,但是到了夜间,寒凉之气容易通过肚脐侵袭到人体内部,首当其冲被刺激的就是肠部,容易引发寒性腹泻。有些市民虽然晚上也注意盖被子,但是有喜欢蹬被子的坏习惯,所以建议最好换上睡衣更保险。
2.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3.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4.双脚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秋季养生原则要谨记
1.多补水赶走秋季干燥
秋季对于中医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季节。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人的津液容易损伤,所以秋季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这个补水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正常的喝水,也有皮肤的保湿,总之从头到脚,尽量让身体感觉润泽舒服。
2.吃蔬果帮助滋阴润肺
与今年夏季雨水丰沛反差较大的是,此时正应“一场秋雨一场寒”,不过秋雨却并不多,空气中的湿度很小,这时更应对秋燥重点防范。除饮水充足,饮食面有哪些还能帮助防秋躁呢?中医来讲,秋季重点养肺,而白色入肺,因此,这段时间常吃藕、百合、白萝卜、鲜山药、银耳、白果、梨、莲子、荸荠等清补柔润的“白色蔬果”,都可以起到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作用,让人从内到外都润起来不再燥。
3.多走走赶走抑郁惆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时的养生内容,还有一大部分是关于情绪的,应让情志平和。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且此时空气质量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当然,除了快步走、跑步之外,多登高远眺也是个好办法,登高远眺很容易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4.加外套应对10℃温差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今年的秋老虎并不可怕,倒是感觉早晨和黄昏很早就凉了起来,常有被低气温打个措手不及之感。的确,这几天昼夜温差都超过了10℃,是非常容易让人感冒的天气,加之换季的时候人体抵抗力本身就会减弱,所以此时预防感冒等疾病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
- 午睡之后更疲劳?是你没有选对午睡方法
- 女人如何排毒效果好 几个要点要注意
- 熬夜熬到脑出血 晚睡强迫症一定要改掉
- 晚餐不好好吃 疾病容易找上门
- 牙疼怎么办 5种常见食物治牙疼
- 空腹喝茶有危害 谨记喝茶的禁忌
- 男人吃肉太多也会导致肾虚 如何补补肾呢
- 秋季到来 宝宝多吃芹菜有好处
- 秋季咳嗽怎么办 药膳食疗来帮你
- 5个养生小偏方 让女人从头美到脚
- 进入中年期 这5样东西扛不得
- 入秋之后要及时补充4种元素
- 女性不能太瘦 否则会有10个坏处
- 手脚冰凉怎么办 这样调理能改善
- 盘点几个影响睡眠的坏习惯
- 饭后做八件事 相当于“自杀”
- 女性常吃2种食物 保肝又养颜
- 手脚冰凉不要盲目进补 小心有害无益
- 儿童能喝茶吗 专家:小孩不宜喝茶
- 吃素能长寿?长期吃素并非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