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别录》:蓼实,生雷泽川泽。
2.《本草衍义》:蓼实,即《神农本经》第十一卷中水蓼之子也。彼言蓼,则用茎,此言实,即用子,此复论子之功,故分为二条。春初以葫芦盛水浸湿,高挂于火上,昼夜使暖,逐生红芽,取以为蔬,以备五辛盘。
【拼音名】Liǎo Shí
【别名】蓼子、水蓼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hydropiper L.[Persicaria hy-dropiper(L.)Spach]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化湿利水;破瘀散结;解毒。主吐泻腹痛;水肿;小便不利;症积痞胀;痈肿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或绞汁。外用:适量,煎汤浸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
1.《药性论》:蓼实,多食吐水,拥气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