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详解中药命名规则
以生长特点命名
如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一半,故得其名;夏枯草因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长青而得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
以气味命名
有酸味的酸枣仁、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辣味的细辛皆以味而得名;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五味俱全故而得名;鱼腥草因其叶具有鱼腥味而得名。
以药物功效命名
防风能治诸风头痛;泽泻能泄利水湿;益母草能治妇科;千年健能“祛风延年”;远志能益智安神强志;骨碎补能活血壮筋、续骨疗伤;孩儿参用于补益儿童气虚等。
以形态命名
如牛膝,因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则以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
以颜色命名
许多中药具有天然的颜色。如红色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等;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等;青色的有青皮、青蒿、大青叶等;白色的有白术、白芷、白芨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以产地命名
如川连、川芎、川贝母等,皆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广藿香、广皮、广木香产于广东;建曲、建泽泻产于福建;云茯苓产于云南;关防风、关黄柏产于东北地区,因而得名。还有蜀椒、杭菊、浙贝、阿胶,皆因产地而得名。
另外,有些中药的别名也颇耐人寻味。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尤似和事的国老,故又称“国老”;大黄泻下作用猛烈,功大力专,好似勇猛无敌的将军。故也称“将军”;其他如灶心土,称“伏龙肝”,花生衣称“凤凰衣”等,也富有情趣。
相关文章
- 中医教你用热敷能治疗十种疾病
- 体内湿气重 祛湿气该吃什么好
- 食疗是什么 老中医详解何谓药食同源
- 中医常用10种术语详解
- 中医详解五官和五脏的对应关系
- 中医教你从肤色看饮食是否合理
- 嘘 话说多了也会伤元气
- 中医详解六种异常出汗类型
- 当心7类药物不能研碎服用
- 中医告诉你什么是药物顿服
- 气血不足致毒素增加 身体该如何排毒
- 中医教你从七种病态颜色痰看健康
- 老中医教你用水辨别中药真伪
- 中西结合未必疗效好 13种中西药组合不能同服
- 老中医告诉你为什么吃中药要忌口
- 了解7个煎药术语 让你煎煮中药更放心
- 缓解失眠五大药方 如何让自己快速入睡
- 五大异常症状提醒你脾胃出问题了
- 中医教你从7种便便形态看健康
- 最需要当心的中医七种病态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