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江苏植物志》
【拼音名】Là Liǎo Cǎo
【别名】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dolium Sibth.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20-60%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
2.外用 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附方】治痢疾:辣蓼一把。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摘录】《中华本草》
热门文章
-
中医减肥有没有副作用呢?
2023-03-01 15:08
-
针灸减肥 警惕穴位疲劳
2023-03-01 15:08
-
针灸减肥 为何越减越重?
2023-03-01 15:08
-
黑木耳粉的减肥功效和吃法
2023-03-01 15:08
-
中医减肥 无副作用
2023-03-01 15:08
-
推荐 枇杷也有减肥的功效
2023-03-01 15:08
-
狂吃不胖的极品瘦身食物
2023-03-01 15:07
-
减肥能吃猕猴桃吗
2023-03-01 15:06
-
针灸减肥的效果好不好?
2023-03-01 15:05
-
应如何自我按摩减肥
2023-03-01 15:04
-
推拿是如何达到减肥效果的
2023-03-01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