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冬病”要“夏治”
在中医来冬为阴,冬天因为身体阳气的不足和环境的寒冷,导致病邪入侵而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复发或加重,如咳嗽、哮喘、关节痛等。而夏主阳,在夏季三伏时令时,人体和自然界的阳气最旺,此时通过中医手法可以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起到增强抵抗力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冬病夏治的目的
1、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3、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4、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容易好,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冬病在冬季治疗只是治标,在夏季为治本。
冬病夏治适用于哪些疾病
1、呼吸道疾病,哮喘、老慢支、反复咳嗽、易感冒、鼻炎、咽喉炎等。
2、风湿关节内疾病,如关节炎、四肢麻木、肩周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3、妇科病,如痛经、宫寒、慢性盆腔炎、月经量少、闭经等。
4、儿童常见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脾胃虚弱等。
另外,凡是虚弱、劳累、羸弱和身体有损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
相关文章
- 人体“青筋”凸起 到底是为什么
- 2016三伏贴时间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 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的作用
- 最热三伏天 三伏天如何计算
- 你知道吗 厨房其实是个小药铺
- 端午习俗有哪些 8项活动最传统
- 中医提醒:夏季4种药物注意防潮
- 中医提醒 5款中药或会引起腹泻
- 想要中药药效好 管住嘴巴是首要
- 夏季易腹泻 用药需遵守四个原则
- 中医提醒:这五种药物很伤肾
- 常上火或是体内有毒 中医排毒有八个方法
- 睡够8小时还是累?当心是血淤
- 中医也能看急症 这些急症可以找中医
- 中医提醒:这六个部位出汗要警惕
- 中医提示 使用创可贴也有注意事项
- 用脑过度怎么办 9种补脑食物要多吃
- 腰酸背痛腿抽筋 其实是寒邪侵体导致的
- 4种小零食 能解馋还能治大病
- 中医教你从三个方面判断是否药物过敏
热门文章
-
金银花前世今生知多少
2023-03-01 14:20
-
什么是阴阳辨证治疗法
2023-03-01 14:20
-
身体五行平衡影响健康
2023-03-01 14:20
-
养生要注重阴阳二气关系
2023-03-01 14:20
-
当心最容易被混淆的8种参
2023-03-01 14:15
-
中医常用10种术语详解
2023-03-01 14:15
-
中药材会过期吗 中药材并不是越陈越好
2023-03-01 14:15
-
中药配伍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2023-03-01 14:15
-
补药应该怎么吃才是最好的
2023-03-01 14:15
-
中医教你如何分辨艾条的好坏
2023-03-01 14:15
-
人参虽然大补 但这4类人要远离
2023-03-01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