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注意很多细节就容易影响药效。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一定要先多了解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才行。在这里,为大家解答一下最常见的几个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煎煮中药需要盖盖子吗
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最好加盖煎煮。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对于多数质地坚实的根、种子或动物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等,亦应加盖煎煮,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被煎出,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对于那些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通草、菌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就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被煎透。
除此之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不宜煎煮的太浓。
中药不宜煎煮太浓
1.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由药物内向药液渗出,当煎煮到一定时间,药液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效成分便停止析出,再继续煎煮,药物浓度也不会提高。
2.有些药物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会不断挥发减少,如解表药物,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挥发,煎煮时间越长,挥发的越多,药效越低。
3.药物煎得太浓,苦涩味更重,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煎煮中药注意四件事
1、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2、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3、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4、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相关文章
- 如何煎煮中药 中药煎煮注意三大点
- 煎糊的中药不要喝 中药要煎多久为好
- 如何煎中药 地面水地下水煎什么药好?
- 中药如何煎煮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
- 煎煮中药 要注意六个专业术语
- 煎中药有讲究 4类中药要包着煎
- 这5类中药不能长时间煎煮
- 煎中药的时间不当 或许会引起中药中毒
- 煎药误区:煎药之前别用开水泡
- 熬中药的头煎与二煎分别要加多少水
- 煎煮中药选什么器皿 首选砂锅
- 煎制中药要注意 6个错误千万别犯
- 煎煮中药有六个常见术语
- 煎中药一直加水不利于药物分解
- 中药的煎煮方法不同 药效也不同
- 煎煮中药器皿最好选砂锅 保存需注意
- 三个煎中药的小窍门让药效不受损害
- 中药不能煎得太浓 否则会损害药效
- 中药怎么煮 煮前要先泡
- 如何熬中药 煎煮中药的7步骤
热门文章
-
煎煮中药时的5个注意
2023-03-01 09:32
-
煎煮中药有哪些要求?
2023-03-01 09:32
-
应该如何给小儿煎煮中药?
2023-03-01 09:32
-
怎么用微波炉煎中药汤剂
2023-03-01 09:32
-
特殊中药煎煮要注意哪些
2023-03-01 09:32
-
煎煮中药用什么样锅最好
2023-03-01 09:32
-
中医煎煮中药有哪些讲究
2023-03-01 09:32
-
熬中药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
2023-03-01 09:31
-
中药不宜用沸水泡 怎么煎煮中药才对
2023-03-01 09:31
-
三个步骤教你正确煎煮中药
2023-03-01 09:31
-
煎煮中药必须要了解的几个事项
2023-03-01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