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用什么锅
服用中药是人们调理身体的方式之一。有些人认为,中药的药效主要在于药本身,与煎药的器具无关,于是随手就拿身边的铁锅、高压锅、电饭煲等煎药。不过,用这些器具煎中药真的好吗?
首先,尽量不要用铁锅煎中药。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发生用铁锅熬中药的情况,这种熬法并不安全,因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不稳定;铁离子容易与中草药中的鞣酸、鞣质成分发生沉淀反应,产生其他物质。
其次,高压锅和电饭煲也不太适合煎中药。《健康时报》介绍,这些电器多是在高压或密闭的环境中“闷煮”药材,导致药材中的很多成分不能进入药液,大部分留在了药渣中,降低了药效,还可能产生一定危险。同时,不锈钢锅也不建议用来煎中药。虽然不锈钢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比较容易清洗,但是其传热比较迅速,稍不注意,局部就容易烧干,将药熬糊。
那么,到底用什么锅煎中药最好呢?煎中药要用砂锅,最好选用黑砂锅。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锅内的水分不容易蒸发,能很好地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使煎出的药液保持原有功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产生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
煎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相关文章
- 中药最好当天就服用 不要隔夜服用
- 手不要碰到药!煎煮中药不要忽略三个细节
- 煎中药时 有这3个小技巧
- 煎好的中药可以放多久?最好当日喝完
- 中药煎煮 可以用微波炉来吗
- 煎煮中药前 先了解这些小问题
- 服用中药必知这4点小常识
- 如何正确煎煮中药 你要了解这些
- 中药如何煎煮服用 注意12个小细节
- 煎煮中药选择的器皿很重要
- 中药怎么煎 越浓就越好吗
- 煎中药一定要注意的5个事项
- 煎好一副药 需要知道这三点
- 中药煎煮前要泡水吗 专家这么说
- 全自动煎药壶有何好坏 如何煎药才好
- 用微波炉能煎煮中药吗 煎煮中药有何诀窍
- 煎煮中药千万不要用铁锅铜锅
- 夏季煎煮中药注意3个细节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别忽视几个细节
- 煎煮中药有讲究 用哪种锅比较好
热门文章
-
针灸减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3-03-01 15:04
-
如何科学的针灸减肥
2023-03-01 15:04
-
点穴推拿减肥有哪些要求?
2023-03-01 15:04
-
刮痧减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3-03-01 15:04
-
刮痧减肥有哪些基本要求
2023-03-01 15:04
-
怎么吃晚餐有助于减肥
2023-03-01 15:04
-
你知道有哪些减肥原则
2023-03-01 15:03
-
呼啦圈减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3-03-01 15:03
-
产后有哪些减肥方法
2023-03-01 15:03
-
你知道什么是刮痧减肥
2023-03-01 15:03
-
你知道什么是针灸减肥
2023-03-01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