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药类似,中药也需要控制剂量。其中,汤药的剂量和服药量、药物浓度都有关系。俗话说良药苦口,有人因此认为越浓、越苦的汤药,效果越好。其实,浓过头的药,不仅药效不会更好,还可能伤身。
为了让汤药更浓,有的人多加药,可能超量,引起不良反应。还有人认为煎煮时间越长,浓度就越高,但煎得过久可能引起很多问题。首先,容易煎糊,严重时还会把药锅弄坏。其次,中药汤剂在煎到一定程度时,有效成分达到浓度平衡。此时再煎,有效成分不会再溶出,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还会不断溶出,虽然好像更“浓”了,但并没有增大药效,反而会加重苦味并影响口感,有人喝了还会恶心呕吐。最后,煎得过久,高温会破坏已经煎出的药液成分,影响药效。
正确煎药可达到保证效果和安全性的较好浓度。煎药时,一般浸泡药物的水面超过药物2~5厘米即可,如果有花草类等质地疏松的药物,建议煎煮时再多加一点水。大多数中药都是武火烧开以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
除了滋补药煎煮时间稍长,多数中药不需要浓煎。特别是解表、清热、芳香类药物,煎煮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如麻黄、桂枝等解表药,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物。风寒感冒者多需要解表散寒,药物煎煮的时间就不宜过长;调理气虚者,补益药就需要浓煎。具体煎到什么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请中医据病情确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煎药时间。
如何正确的煎中药?
煎药前要用水浸泡:
先用冷水浸泡50~60分钟,如果是花、叶子、草之类质地稀疏、松软的药物可浸泡50分钟,如果是根、茎、种子、皮等质地比较坚硬的药物需浸泡60分钟左右。充分的浸泡,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溶入水中。
煎药工具最好用沙锅:
沙锅导热较慢,受热较均匀,保温效果较好。不要采用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器具容易把水熬干,金属可能会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素,对身体造成伤害。
加水要适量:
加水量要超过药物3~5厘米左右即可,使熬出来的汤药在200mm左右即可,多加水与少加水都会影响药效。
控制火候:
在汤药沸腾以前要用武火(大火),沸腾以后改用文火(小火),使汤药微微沸腾,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溶入水中,利于发挥药效。
煎药时间与次数:
煎药一定要煎两次,第一次煎,称“头煎”,药效可溶出45%左右,第二次煎,称“二煎”,药效可溶出35%左右,然后把两次煎好的汤药混合在一起,早晚各服一般,这样药效才最好。
窍门:
滋补药:多以动物壳、角、根茎等为主,这类药煎的时间要长一点,头煎45分钟左右,二煎35分钟左右即可;
一般药材:头煎35分钟左右,二煎30分钟左右即可
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他们在煎中药的时候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因为这样才可以,药效更好的,那么在煎药的时候可以用水是让他去浸泡一下,最好使用砂锅,这样才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而且也不会产生一定的化学物品,产生毒素的呢。
相关文章
- 药酒不能乱喝 必须注意四个禁忌
- 桂圆应该怎么吃 这6种吃法大补气血
- 秋季以药粥养生 推荐五款药粥
- 失眠该怎么办 10个药茶疗法推荐
- 黄芪泡水当茶喝 一次放几克才好
- 藏红花茶未婚女性可以喝吗 有哪些禁忌
- 三七粉活血养颜 长期服用的五大注意
- 益肾固精 立秋后常吃芡实有这些好处
- 益母草煮鸡蛋 女性宫寒的食疗方法
- 男性更年期 5道药膳方能调理
- 人参补益肝肾 夏季吃人参好不好?
- 夏季如何食用枸杞 哪些人群不能吃
- 生活中的“解毒药” 中医介绍5种解毒食物
- 酷暑袭来 5种中药泡水喝能解暑
- 夏季饮食推荐5种养生食物
- 无辣不欢 不仅伤胃还会容易上火
- 夏季容易上火 吃龟苓膏可以降火吗
- 胃不好吃什么水果好 助消化的七种水果
- 夏季胃口不好?三种西瓜餐帮你开胃
- 长夏期间 6种隔夜菜最好别吃
热门文章
-
煎中药不能用铁器 否则后果很严重
2023-03-01 09:30
-
煎糊的中药不要喝 中药要煎多久为好
2023-03-01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