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20日起遭遇入冬以来的首场大范围降雪。冷空气继续步步逼近,寒潮汹涌来袭,一降温,医院来看病的人就更多了,这六个科的医生特别给出了健康提醒。
1.呼吸内科感冒、哮喘、慢阻肺开始发威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或者像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地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影响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专家还提醒大家,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2.消化内科:一夜寒冬,老胃病易发作
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近来接诊的好多患者都是受凉后“老胃病”发作,专家提醒,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也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3.心内科:天冷了,心脏很“受伤”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初冬气温变化大,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冬季老年人注意保暖,合理内科0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汤成春提醒。
4.神经内科:冬季,脑梗“说来了就来了”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者是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重要原因。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风急救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5.骨科天冷了骨折多谨慎行动勤补钙
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另外,为了防寒保暖,冬季人们通常穿得比较臃肿,动作灵活性、身体协调性都受到影响,而且冬季人体骨骼僵硬脆弱,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辅助拐棍等等,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在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伸展肢体,进行“预热”。另外老年人骨质疏松,平时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搭配,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补充钙质,增强骨质坚韧度。
6.中医科:给身体保暖 要多补充能量
温度骤降,冬季外界温度较低时,我们的身体就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也就是要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天气冷的时候,可吃点羊肉和牛肉,它们都是寒冬补益的佳品,能散寒暖胃。但是,羊肉、牛肉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的病人,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要尽量少吃。
消化功能好的人可以吃些糯米食物,糯米消化慢,耐饥,还有一定的温补脾胃作用;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喝些红糖水来迅速补充能量,糖水易于消化吸收,可在短时间内补充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不能喝。
有基础疾病的人若是不能多吃肉也不能喝糖水的话,就要注意增加衣物。秋冬季节穿衣原则是以保暖舒适为宜,选择柔软、轻薄的衣服贴身穿,外面搭配一件蓬松的毛衣或羊毛衫来保暖,外套可以选择防风的冲锋衣等。裸露在外的头部、脖子、双手可以用帽子、围巾和手套来遮盖,以减少热量流失。
降温天气注意事项
1.出门戴口罩
专家表示,口鼻是呼吸道的门户,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避免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建议出门时最好戴上纱布口罩,还应注意每天换。身体在保证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过严,捂出汗反而会降低免疫力。
2.心血管人上午别出门
气温骤降,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医学专家提醒道,心脑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风天尽量别出门,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点以后;外出时最好带点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
3.异物入眼千万别揉
大风天气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到眼睛里,此时千万不要揉,否则易使异物划伤角膜,还可能导致异物嵌入角膜内,从而造成感染发炎,可多眨眼睛促进泪液分泌,将其排出。
4.别让你的皮肤受伤
大风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时间一长,容易变得粗糙脱屑,甚至引发皲裂、瘙痒症等。建议洗脸水温控制在20至37摄氏度,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
5.戴上护膝保护关节
部分正常人在大风天气下也可能会感到关节疼痛,所以做好保暖非常重要。骑车出行的人,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
6.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有暖气的房间常常紧闭门窗,不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建议视外面空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7.不走小巷
城市里不少地方会因建筑物阻挡,在一定区域形成“狭管风”,风速较高,因此尽量不走小巷。此外,外出时还需注意广告架、宣传栏、大树上吹下来的重物等。
相关文章
- 中医教你如何看白带异常
- 冬季皮肤瘙痒怎么办 七招让你远离
- 中医治疗荨麻疹小验方:徐长卿
- 女性内分泌失调中医如何调理
- 中医能治疗癌症 注意中医治癌五大误区
- 痛经吃什么好 五类食物能减轻症状
- 印堂长痘是什么原因 教你调理的方法
- 荨麻疹如何治疗 推荐民间治疗方法
- 诺如病毒高发期 中医如何治疗诺如感染性腹泻
- 月经不调经血发黑吃什么调理
- 颈椎不能随便按摩 三类人群不适宜
- 女人闭经如何治疗 急性子能治疗闭经
- 食欲不振?身体出现六个症状说明肝不好
- 五招对付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 中医10个小偏方治疗秋季皮肤瘙痒
- 六招来对付儿童秋季腹泻
- 来月经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如何缓解
- 为什么会发生痛经 痛经如何治疗
- 为何会月经量过多 中医如何治疗
- 鱼鳞皮肤病怎么破 中医六个妙招能祛除
热门文章
-
什么是脾胃病辨证?
2023-03-01 14:22
-
中医详解脾胃异常五种经典症状
2023-03-01 14:15
-
五种行为很伤胃 要遵守养胃方法
2023-03-01 14:14
-
晚上总爱放屁是怎么回事 正常吗
2023-03-01 14:13
-
导致肠胃湿热的原因一般都有哪些
2023-03-01 14:12
-
上班族容易得哪些病 上班族如何预防胃病
2023-03-01 14:07
-
哪些胃病容易引起胃癌
2023-03-01 14:03
-
胃病和噩梦有什么关系
2023-03-01 14:03
-
中医内科如何治疗肠胃不适
2023-03-01 14:00
-
哪些水果有助于胃病康复
2023-03-01 14:00
-
你知道怎么保护你的胃部健康
2023-03-01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