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看汗液知疾病
白汗
色白属肺,白色的汗多为心肺阳虚,宗气不足所导致的。白汗有时也偶见于剧痛,如伴有胸痛、心慌气短,要警惕心绞痛。
黄汗
色黄属脾,黄色的汗是脾湿热的征兆。如果色黄而清稀,则为脾虚黄汗;色黄而黏稠则为湿热黄汗。如伴眼球黄、皮肤黄、尿黄,那就要去查肝功能,可能是肝炎或者胆部疾病。
黑汗
色黑属肾,出现黑色的汗多为肾虚的表现。如果是黑而清稀,则为心肾失调,当调补心肾以敛精气;如果是黑而黏稠,则为肾阴虚湿热之象,应当育阴清利湿热。
绿汗
色绿属胆,出现绿色的汗,提示胆精外泄,预示着可能有胆管疾病,要就医检查。糖尿病期也会出现绿汗,是酮中毒表现,一般预后不良。
汗液不同味道的原因
尿臭味
汗液散发出尿味,汗干后也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物,常见于尿毒症病人。
腥臭味
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可能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肝热,或多见于肝硬化,可以用菊花泡水喝来缓解症状。
香味
汗液飘出香味来,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
排汗液的好处有哪些
排出毒素
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还能保障鼻子、皮肤、肺脏、大肠这一系统畅通。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血管内径变窄、变硬,单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运动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促进消化
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导致人吃不香;神经活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人晚上睡不香。
红汗
色红属心,红汗又称血汗,实际上是淡红色,多为气虚的表现,也为心肝火旺的征兆。多提示身体有出血倾向,应去进一步就医验血。此外,服碘化钾等化学制剂,容易出现药物性红汗症。
防骨质疏松
不少人以为出汗会导致体内钙质随汗液流失,对此,只有水溶性的维生素才会随汗液流失,钙虽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会随着汗液排出。相反,出动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质疏松。
相关文章
- 年纪轻长白头发的原因有哪些
- 嘴部透露出来的健康信息有哪些
- 看诊不仅看脸更看脚 5种脚部症状恐有隐疾
- 盘点古代著名各种的毒药与名贵药材
- 中药怎么吃 服用中药不能忽视6禁忌
- 面容差先治病 10种疾病面容需赶紧就医
- 气血足不足看看身体这7个部位
- 看懂鼻子的健康信号 学当老中医
- 从5种错误步态预示疾病发生
- 气血不足怎么办 调理气血的五步骤
- 五指连五脏 教你如何从手指疼痛看内脏健康
- 中医告诉你脾胃不好的五种症状
- 冬季上火怎么办 中医带你认识身体4种火
- 常用于调理妇科疾病的5种中药
- 不能通过吃肉补身体的6类人
- 睡眠不足引发的5种危害
- 中医望舌有讲究 4类食物绝不能吃
- 从掌纹看健康 生命线越长寿命越长吗
- 读懂身体信号 让你远离大病没烦恼
- 如何用药能让药物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