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反映,孩子特别能吃,但还是瘦、个子小、头发黄,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类孩子多是典型的胃强脾弱。
孩子脾虚的危害
胃主腐熟收纳,脾主吸收运化。说得通俗一点,胃的功能是把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变成粥状混合物,脾把其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胃强的孩子,当然胃口好,吃得多。但是脾弱了,脾的吸收运化功能就差,没办法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身体需要的营养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会个子小、身体瘦,看着像营养不良。
脾虚的孩子还会食积、反复感冒。而且脾虚的孩子由于运化的水谷精微不能上升以濡养头面心肺,所以孩子还会出现脸色不红润、经常感冒等问题。孩子能吃不能消化,就像工厂里加工的产品卖不出去一样,时间久了就堆积到那了,所以孩子还会食积。
孩子脾虚怎么办?
因此,如果孩子胃强脾弱,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胃强脾弱的孩子可用中药来调理,小儿推拿的方法效果也非常棒,宝妈们不妨一试。
方法一:补脾经
用你的左手抓着孩子的左手,用右手的大拇指顺着孩子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直推,就是补脾经了,反复100次。
方法二:清胃经
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但不是整个大拇指。向心为补,离心为清,所以从指根向指尖推就是清胃经了。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您的左手抓住孩子的小手,把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左右胃经上,清50次即可。
方法三:摩腹
孩子的胃、肠都在肚子上,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顺时针给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会感觉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药都管用。
方法四:揉足三里
鼻梁有青筋的孩子,大多会伴有消瘦、头发黄、个子小等问题。宝妈要记住“肚腹三里留”,就是说胃肠有疾先找足三里穴。宝妈们还要记住另外一句话“揉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还是个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要穴。足三里穴也很好找,外膝眼下四指的地方就是。左右腿各揉1分钟。
方法五:捏脊
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这就是捏脊,从下往上捏7遍。捏脊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这个手法特别好,宝妈们要牢记。
孩子脾虚饮食理方法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相关文章
- 月经变黑暗示身体出现什么毛病
- 产后月子病的中医疗法
- 五种中药治疗冠心病有效果
- 五种癌症对应不同的出血部位
- 五种食物帮助防止胃病癌变
- 性早熟原因是什么 中医如何治疗性早熟
- 月经不调怎么办 中医推荐一道药膳方
- 十人有九痔 中医治疗痔疮有六个偏方
- 冬季便秘怎么办 中医帮你有效缓解
- 女性如何从月经颜色看健康状况
- 小儿厌食症怎么办 中医辨证治疗
- 宫颈炎会癌变吗 中医如何治疗宫颈炎
- 痛经是女性常见病 中医如何治疗痛经
- 牙龈出血?推荐4种中药漱口
- 打鼾怎么办 中医推荐三种治疗方法
- 冬季宝宝发热怎么办 推荐三种中医疗法
- 中医如何巧妙防治习惯性便秘
- 如何预防癌症 常见4种癌症的预防方法
- 冬季荨麻疹来袭 四点带你了解荨麻疹
- 哪些疾病适合看中医 看中医前有七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