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养生方面有许多都值得现在的我们借鉴,尤其在日常养生保健方面,那么古人的养生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1、常摇头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做6次。常做这套动作可以使头脑灵活,预防颈椎疾病。
2、常摆腰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做扭腰动作。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位于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命门”穴位,做50下。反方向重复。此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预防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3、常揉腹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叠放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做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胀。
4、常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
5、常搓脚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的功能,有助于缓解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等。
6、常扭膝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在一起,身体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
古人养生方
1.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说明了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可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饮食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3.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较合适;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4.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5.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6.顺时养生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7.修身养生
古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古医家孟说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8.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9.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而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及其它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10.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相关文章
- 夏天要养阳 少待空调房
- 夏季运动过后喝冰水很爽 但最好别这样做
- 白领常失眠睡不好 练太极配合药膳能改善
- 水肿让你一夜变胖 睡前6个习惯能预防
- 女性脾虚 小心6个危害
- 入夏了还怕冷?或是肾虚导致的
- 上班族容易疲劳怎么办 5类食物能抗疲劳
- 老人容易生痰怎么办 可以试下中药熏蒸
- 初夏怎么养生 推荐4个方法
- 女人脾虚老得更快 调理方法有四步
- 饭后做4件事 老了就不会生病
- 燥热体质的孕妇 要小心胎火
- 2种情况会导致出虚汗 出虚汗吃什么好
- 6种习惯会加重湿气 祛湿方法有哪些
- 一直睡不好?这些小建议能让你睡得更香
- 提不起精神还不想动?你可能患上五月病了
- 中老年人养生 别忘记要预防脑出血
- 春夏交替皮肤过敏 学会护理方法
- 如何提高记忆力 8个小技巧很有效
- 天热口臭变得更严重了?小心这些原因
热门文章
-
长寿的13个迹象你有几个
2023-03-01 14:18
-
长寿老人的七大面相特征
2023-03-01 14:18
-
从掌纹看健康 生命线越长寿命越长吗
2023-03-01 14:16
-
脱发的人更长寿 长寿的人有哪些特征
2023-03-01 14:14
-
肥胖跟寿命有关吗 肥胖是长寿的天敌
2023-03-01 14:13
-
这些事情适当做有益健康 想要长寿健康要动起来
2023-03-01 14:07
-
长寿菜海带的中医食疗大全
2023-02-28 12:34
-
食疗粥让你不再肾虚
2023-02-28 12:17
-
哪些果蔬有助于养生长寿
2023-02-28 12:12
-
苦瓜有助长寿的两种吃法
2023-02-28 12:01
-
想要变得更长寿 这七种食物要多吃
2023-02-28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