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常识你知道多少
1、服中药的时间要注意
饭后服用: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
空腹时服用: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
睡前服用: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
提醒: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2、中药如何服用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3、不同的中药不同的服用方法
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4、服用中药需要忌口
首先,不同的体质状态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身体肥胖而多痰者应少吃食肥肉、油腻、煎炸的食物;孕妇忌食狗肉、兔肉、雀肉、茄子、螃蟹等;产妇忌食杏子等。
其次,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水肿病人宜少食食盐;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又如患痈、疮、肿、疥、痔疮、高烧的病人,禁忌食用温热性的易诱发疾病的食物,如:羊肉、虾、辣椒、带鱼、鸡肉、狗肉、鹿肉等。
其三,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忌口”要求。许多药物在服用时都要禁忌辛辣、生冷、油腻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这是共同的。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如在服用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5、中药与中药之间也有禁忌
另外,用于治疗外感性疾病的发散解表药,不与滋补药同时服用。例如: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等不要与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等药同时服用。清热泻火药原则上也不与具有滋腻、温热大补作用的药物同用。
相关文章
- 中药中成药也有副作用 服用时要多注意
- 枸杞能造假 四招教你辨别枸杞的真假
- 中药也会过敏吗 中药过敏症状有哪些
- 12种名贵中药的保存方法
- 哪些中药不苦 这些中药是甜的
- 鱼腥草是什么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 蒲公英也是中药材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 抗衰中药 8种抗衰中药宜长期服用
- 海龙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 老中医教你怎么看中草药的真假
- 冬虫夏草怎样贮藏才能不失效 名贵中药该如何储藏
- 山豆根的别名是北豆根吗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
- 老中医教你如何保存中药
- 补气中药人参 8类人不宜食用
- 老中医教你区分功效大不同的八种参
- 老中医教你中药正确保存方法
- 补元气吃什么 冬季六种补元气中药推荐
- 良药未必苦口 居家必备九种甘甜中药
- 中药也能急救 能当急救药的六种中药推荐
- 补肾吃什么 六款实用补肾中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