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饮雄黄酒易中毒
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喝雄黄酒中毒后的急救法,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端午喝雄黄酒的来历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乎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中国汉族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相关文章
- 夏季食欲不振 推荐8种开胃食物
- 夏季容易腹泻 6种食物预防腹泻最有效
- 海带决明子汤的功效与做法
- 夏季流鼻血怎么办 推荐3种止血食物
- 暑湿季节如何饮食 5个要点要注意
- 蜜渍柠香决明子茶的做法与功效
- 杞菊决明子茶的做法与功效
- 夏季食欲不振 4款开胃粥值得拥有
- 夏季宜吃冬瓜 常吃冬瓜能防病
- 冬瓜荷叶决明子茶的作用与做法
- 柠檬决明子茶的功效与做法
- 夏季需警惕 5种食物不宜做下酒菜
- 山楂决明子茶能治疗高血压吗
- 山楂决明子茶不能长期喝 这款茶饮有副作用
- 预防便秘 5种食物最有效
- 决明子茶什么时候喝最好
- 玫瑰决明子能同食吗 玫瑰决明子茶的做法
- 夏季预防中暑 推荐3款防暑汤
- 小龙虾正当季 夏季吃它有禁忌
- 痛风能喝决明子茶吗 痛风喝什么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