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湿度的空气本是正常空气,也是正常人所需要的。理论上说,“湿”应出现在长夏(夏秋之际)。夏秋之交,天热下降,地湿氤氲熏蒸,水汽上腾,到处充斥着潮湿。我国许多地区清明节前后湿气来得非常重,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一些脾虚、阳气不足的人容易受湿气侵犯,成为“湿邪”。湿气会犯脾胃,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腹泻。
注意以下6点能减少湿侵人体导致的不适。
1、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2、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3、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
4、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5、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6、天气好时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
热门文章
-
湿雨天怎么预防四大皮肤病
2023-03-01 13:59
-
阴雨天膝盖酸痛原因及治疗
2023-03-01 13:50
-
年轻人会得风湿病吗 下雨天手脚酸痛是风湿吗
2023-03-01 13:39
-
阴雨天关节炎常发作 还不多吃这七种食物
2023-02-28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