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着重四点
春之饮食宜辛甘清淡,忌酸收油腻
春季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少食生冷油腻,以免伤害脾胃。多食葱、姜、豆豉、韭菜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及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等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要少食梅子、醋、杏等酸性食物。
春之起居:
宜夜卧早起,忌骤减衣物
春季来临,人体阳气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所需的气血供应增多而出现肢体困倦。许学猛提醒,春天来了,要坚持“夜卧早起”,克服倦懒思眠,帮助生阳升发。跟随昼渐长、夜变短,合理调整睡眠,还可增强人体适应自然和抵御外邪的能力,避免生病。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乍暖乍寒,不要骤减衣物,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审慎,适当“捂春”为宜。此外,春天湿气逐渐加重,天气由寒转暖,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并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预防疾病。
春之情志:
宜恬淡豁达,忌暴怒抑郁
春季的情志调养尤为重要。情志失常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进而影响心神及脾胃运化,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疾病。养生就要力戒暴怒,解除忧郁,不要约束和压抑自己的情绪,多沐浴阳光,积极锻炼,使心情舒畅。
春之锻炼:
宜拉筋养肝,忌剧烈过度
入春后,运动锻炼可提高机体代谢,增进机体抵御外邪能力,从而加强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增进心身健康。不过,此时寒温交替,不适合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容易出汗,出汗过多会加速消耗阳气,让人产生浑身乏力,甚至损伤人体正气,使外邪有可乘之机。
春季锻炼以柔韧的延展拉伸运动为主,以达到拉筋养肝的目的。
春季防病三件宝
艾灸熏蒸可避秽除湿
用艾灸避秽除湿在中国由来已久,每年清明也有在房前屋后放置艾叶的习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对常见的十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显著的杀菌和抑菌作用,研究者在清洁要求较高的母婴病房采用艾灸熏蒸消毒,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出现了显著下降。
香囊通窍可安神助眠
骤雨不歇,空气中湿气氤氲,令人精神倦怠。同时屋内潮湿,气温忽高忽低,着凉感冒和鼻炎复发者越来越多。林晓洁教授说,我们除了注意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公共卫生习惯外,更应注意个人的规律生活,不要因为长期封闭在家而养成早不起晚不睡的生活习惯。林教授说,春季寒湿较重,肝气上升,易于倦怠、心烦气躁,可以佩戴中药香囊缓解这些情况。
中药沐足可温中散寒发热解表
《黄帝内经》曰:“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足三阳经止于腿足部, 足三阴经起于腿足部, 这里是阴阳交会的地方。不仅如此,足底还布满了相应的反应区。
通过沐足可以刺激相应的经络和脏腑,促使阳气生发、推动气血运行,温暖周身、强身健体,预防感冒,春季能生发阳气,促进生长。
相关文章
- 春季排毒好处特别多 请大家尝试这些排毒妙招
- 春季如何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的养生粥推荐
- 女性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下面三件事不能做
- 女性春季该如何养生保健 吃好喝好很重要
- 春困来袭 中医好方法让你克服春困
- 清明节前后养生要注意什么 动中有静很重要
- 清明节将至如何养生 清明节饮食注意要点
- 春季三餐怎么吃对身体好 适合春季吃的食物
- 春困背后隐藏了3种病 日常如何预防春困
- 如何预防春季流感 下面这些技巧要牢记
- 春季吃野要注意什么 下面三点多注意
- 春天怎么养肺 这7种食物可以多吃
- 春季养肝有什么妙招 保证睡眠很重要
- 春分节气要遵循3大饮食原则 不能够马虎
- 春分节气怎么养生好 这些疾病要认真预防
- 春季肠胃容易出问题?教你几招养胃方法
- 春季吃野菜有什么好处 可以治疗下面这些病!
- 春季新生儿该如何护理 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 春季肝火旺怎么调理 多管齐下调理效果才会好
- 3月怎么预防倒春寒 下面这些预防方法要知道
热门文章
-
白开水好处多 这样喝白开水能治病防病
2023-03-01 14:14
-
雨水天气多如何防病 春季保健方法
2023-03-01 14:08
-
早起有这些症状说明生病了 做好身体保健才能防病
2023-03-01 14:06
-
女性痛经不可轻视 小心病变
2023-03-01 14:06
-
中医按摩穴位防病又保健
2023-03-01 14:02
-
这10件小事天天做 冬季防病强身也不难
2023-03-01 13:49
-
夏季旅游必须随身带的药品
2023-03-01 09:42
-
夏天喝我们自己的“可乐”
2023-02-28 12:18
-
哪些零食有助于养生
2023-02-28 12:15
-
冬病夏治的饮食食疗方法
2023-02-28 12:15
-
吃苹果防病的六个好处
2023-02-28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