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正文

臭草的功效与作用

2023-03-01 10:21
admin

【药 材 名】臭草

【拉 丁 名】Ruta graveolens L.(原植物芸香)

【别名】臭艾,小香草,荆芥七

【名称考证】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

【药用部位】芸香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辛,寒。①《生草药性备要》: “味苦,性寒。”②《本草求原》: “苦辛,寒。”入肺、肾、肝、心经。

【功效主治】祛风退热,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凉血止血,行气渗湿。治感冒发热,风湿热痹,小儿发热惊风,热毒疮痈,虫蛇咬伤,癃闭,水肿,闭经,衄血,便血,跌打损伤,疝气,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捣汁调敷或塞鼻。

用药宜】《广西中药志》:“孕妇忌服。”

【用药配伍】1、配薄荷,既能疏风清热,双能凉血解毒,为治疗风热感冒的良好对药。2、配钩藤,清肝热,祛风解表,镇惊安神,使小儿发热之惊风之证即止。3、配桂枝,清热,涤痰通痹,用于热痹。4、配银花,大大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又凉血消肿,一切热毒疮痈均可用之。5、配木通,利水清热之功倍增,又能通淋消肿,临床用于癃闭,水肿之病证,疗效显著。6、配当归,活血之功大增,又能行气化瘀,治疗闭经,外伤引起的血瘀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7、配旱莲草,相须为用,用于各种出血。8、配地榆,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血,燥湿泄火,常用于便血和血痢。9、配柴胡,升降相宜,上下窜通,气郁可疏,气滞可行,气结可散,多用于肝气郁久,交结不散,症见疼痛固定,或有形可触,疝气等证较为适宜。10、配龙胆草,清热燥湿之力大增,又能祛风杀虫,解毒消肿,急慢性湿疹,用此对药最宜。

【资源分布】我国南部多有栽培。

【古籍考证】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百毒肿,散大疮,理蛇伤。 ②《南宁市药物志》:退热祛风,利尿消肿。 治小儿发热惊风,风湿骨痛。③《广西中药志》:治瘴疟、热毒疮疡及一切跌打损伤。外敷蜈蚣咬伤。④《中国药植图鉴》:治经闭不调,疝痛。⑤《广西植物名录》:祛风解毒,凉血散瘀。治感冒发热,月经不调,衄血,牙痛,疖肿,蛇咬伤。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内含壬酮-2,十一酮-2,壬醇-2,十一醇-2和它们的乙酸脂,桉叶素,α-和β-蒎烯,芳樟醇,莰烯,樟脑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等。还含生物碱:芸香碱 (Graveoline),香草木宁碱(Kokusaginine),茵芋碱(Skim-mianine),6-甲氧基白鲜碱(6 -Methoxydictamnine),加锡弥罗果碱(Edulinine),山小橘碱(Arborinine),γ-崖椒碱(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