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地区杂木林下、草坡和湿润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短,不规则形,上有多数茎的痕迹,并着生许多棕色毛茸或者没有毛茸;下有10数条须根,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长约10-20cm,直径1-3mm,常扭曲,具皱纹。易折断,断面有淡黄色的心(木质部),常从形成层处与皮部分离。味香略苦。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主风湿疼痛;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即可。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2.《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3.《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4.《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摘录】《中华本草》 (责任编辑:王清惠) 上一篇:翠雀花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大将军的功效与作用 标签阅读: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