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1.《饮片新参》。
2.陶弘景:荏状如苏,高大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所用者。
3.《救荒本草》:荏子,所在有之,生园圃中。苗高一、二尺,茎方。叶似薄荷叶,极肥大。开淡紫花,结穗似紫苏穗,其子如黍粒,其枝茎对节生。
4.《纲目》: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圆而有尖,四围有锯齿。
热门文章
-
伴蛇莲的功效与作用
2023-03-01 10:02
-
白猪栗的功效与作用
2023-03-01 10:02
-
白石榴根的功效与作用
2023-03-01 10:01
-
白刺花叶的功效与作用
2023-03-01 10:01
-
暗紫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2023-03-01 10:01
-
保山附片的功效与作用 保山附片图片
2023-03-01 10:01
-
白垩铁线蕨的功效与作用 白垩铁线蕨图片
2023-03-01 10:01
-
八角莲叶的功效与作用 八角莲叶图片
2023-03-01 10:01
-
篦梳剑的功效与作用 篦梳剑图片
2023-03-01 10:01
-
半支莲的功效与作用 半支莲图片
2023-03-01 10:01
-
白毛蛇的功效与作用 白毛蛇图片
2023-03-01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