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
1、足三里
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2、三阴交
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3、神门
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4、关元
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5、气海
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按摩时要注意:
(1)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如果皱纹是横向的,就竖着按摩;皱纹是纵向的,就横着按摩。
(2)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忌过分摩擦表皮。
(3)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此外,用热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偏离穴位按摩对身体有害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找准穴位进行按摩挺难的,那么找不准穴位进行了按摩,会不会有副作用呢?会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损害呢?在此中医您解答这些疑惑:
在中医来讲,穴位按摩遵循的是“离穴不离经”这么一个思想,人体的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是面,是一个穴位区,既是偏离了一点点只要不偏离这条经脉就行,像我们在找穴位按摩的时候,按在一个穴位的时候不痛,但是在往前一点再按就会有疼痛感,这就是在做适度的调整,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离穴不离经”。
在中医来讲穴位和经脉的关系就像是线穿珠子,身体的穴位是靠经脉连在一起的。我们所说的按摩实际上也就是在按摩经络。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相关文章
- 拔罐并不能包治百病 治疗哪些疾病效果最好
- 针灸能够减肥吗 效果好不好
- 秋季是否能拔罐 专家:最好不要
- 肚脐艾灸有六大好处 能不能天天做
- 注意了:秋季不要多拔罐
- 睡眠质量差?不如试试按摩疗法
- 容易手脚冰凉 按摩四个穴位让你暖起来
- 五种体质的人更适合艾灸
- 经常揉按10个养生穴 想生病都难
- 小儿秋季容易腹泻 艾灸治疗有奇效
- 胃痛起来怎么办 这样按摩可以缓解
- 揉揉脚底板疾病去无踪 如何健康按摩?
- 满肚子宿便超毒!中医“大腿刮痧”来帮忙
- 拔罐拔出了水泡 是好事还是坏事
- 胃痛如何治疗?拔罐可以解决
- 酒精拔罐被烧伤 拔罐一些事项必须要注意
- 刮痧刮到颜色变黑 才能算是排毒成功吗
- 盘点:针灸可治疗的6大类疾病
- 背部是四大养生区之一 做好保暖很重要
- 中医摩腹捏脊 能够有效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