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艾灸出水泡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它可能是艾灸时间过多、次数过多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排病反应等等。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艾灸出水泡是怎么回事
1、施灸过量
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容易导致出水泡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最好缩短艾灸的时间或减少艾灸次数。
2、排病反应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属于排病反应,人体病邪之气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除病邪的过程,这种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艾灸出水泡是否继续
灸艾灸后出现水泡,有轻微的疼痛感出现或感觉不到疼痛的话,可以继续施灸。这些水泡慢慢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施灸,直到结痂,这时候会有液体从痂体中流出,这种液体大多为人体内瘀滞的废物,所以是艾灸后的排病反应,废物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
艾灸出水泡怎么处理
艾灸后出现水泡一般不需要处理,更不要刺破,等时间长了水泡会自动消失。
不注意挑破水泡,容易引起感染,出现化脓现象,这种情况下不要挑破表面疮皮,可以继续施灸,到一定时候,脓液会自动顶出疮皮,可以撒一点艾灸后的灰烬,来帮助止痛消炎。
艾灸的十个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相关文章
- 身体劳累怎么办 自我按摩缓解疲劳
- 头部按摩有4大技巧 避免损伤效果又好
- 面部刮痧能美容 但有这些事项要注意
- 拔罐出现淤青是怎么回事 中医教你如何拔罐
- 刮痧一定要刮出痧吗 原则是不要受伤
- 头部如何按摩 推荐4个方法
- 小儿常见的3种疾病可以用推拿治疗
- 推拿能治疗三种小儿常见疾病
- 艾灸虽好 但是不要乱来!
- 天灸的临床施灸方法有哪些
- 拔罐能养生 但切记不要太频繁了
- 真空拔罐效果好吗 使用时有禁忌
- 夏季适合拔罐 盘点宜忌人群
- 拔罐可治疗便秘 怎么拔有效果
- 拔罐能养生 但频繁拔罐只会害身体
- 刮痧能治高血压吗 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 夏季容易有空调肩 拔罐可以祛除病邪
- 在家就能拔罐 记住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 拔罐减肥有4大作用 要预防拔罐减肥后反弹
- 艾灸养生 注意3件事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