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睡到半夜的时候,孩子就会无缘无故的哭起来,大人也是跟着着急。孩子夜啼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当,受惊等都可能会导致夜啼的发生。那么中医如何应对小儿夜啼的呢?
5种因素导致宝宝夜啼
1、饥饿或过饱
一般而言,小宝宝隔2~3个小时就可能要吃奶,有些妈妈却喜欢固定3个或4个小时才让宝宝吃一次奶,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对无法忍耐饥饿的宝宝而言,这种方式无疑十分痛苦,因此往往气得哭闹不止,而且在吃奶时会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爸爸妈妈以为宝宝哭闹是因为没吃够,于是又喂了一次奶!可是你知道吗?宝宝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仍旧保留着吸吮反射能力,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放到宝宝的小嘴里,他就会用力吸吮,结果导致吃奶量过多,宝宝的小肚子越来越胀,进而因为感觉不舒服而哭闹不止。
2、缺钙
宝宝缺钙不积极治疗很可能患上佝偻病,缺钙的宝宝夜间常常烦躁不安,还会出现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症状。
3、惊吓、需要爱抚
白天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惊吓,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出于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有些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安抚需求时,肌肤触摸可以让宝宝心静,但有些父母由于白天工作忙,照顾孩子时间少,到了晚上宝宝会以哭泣来引起父母注意,让父母抱抱自己获得安抚。
4、肚子胀气
由于消化功能不够完善,所以宝宝会不定期出现腹胀状况。
5、想睡觉
有些小宝宝在睡觉之前显得比较烦躁,如果宝宝的眼皮显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那就表示想睡觉了。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夜啼
1、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
2、按摩百会、四神聪、脑门、风池(双),由轻到重,交替进行。患儿惊哭停止后,继续按摩2—3分钟。用于惊恐伤神证。
小儿夜啼可用艾灸治疗
1、艾灸神阙,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到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证。
2、针刺取穴中冲,不留针,浅刺出血。用于心经积热证。
护理夜啼宝宝
1、临睡前不能太兴奋
让婴儿养成正常的作息规律,到点就睡。睡前安抚宝宝情绪,不逗弄宝宝,让其出现兴奋、紧张、恐惧情绪。
2、温柔安抚
如果婴儿夜间惊醒,可以用温柔地语气安慰宝宝,可以抱抱婴儿。最好不要开灯,光线的突然变化也会产生影响。
3、不要喂得过饱
不要在宝宝临睡前喂得过饱,过多的食物摄入会在胃中滞留引起宝宝肠胃不适。
4、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控制室温宜人,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光线昏暗。被褥要轻柔,厚薄适宜,不要有不平整的褶皱。
5、睡前进行排泄、换尿布
睡前让婴儿进行排泄,以免被小便、大便憋醒。临睡前换新的尿布,以免脏尿布引起不适而啼哭。(参考网站:家庭医生在线)
相关文章
- 想要长寿吗 记住五个字
- 不想那么快变老 注意10种衰老“杀手”
- 六种习惯会让湿气缠身 妙招帮你祛除湿气
- 日常养脾方法有哪些 养脾忌讳4件事
- 中医提醒:女性喝茶禁忌
- 晕车如何缓解 教你预防晕车的小技巧
- 用这一物泡脚 肾会越来越好
- 养生有道:燥热体质不宜吃太补
- 中医教你4个方法与更年期和平相处
- 火气大到底该不该喝凉茶
- 睡姿影响睡眠 正确睡姿让你一觉到天明
- 肾虚为何会引起耳鸣 肾虚耳鸣分四种情况
- 女人想要青春永驻吗 6招防衰老秘籍收好
- 拍打5个地方 让你更长寿健康
- 注意了:六种食物壮阳并不靠谱
- 白领易得肩周炎 三招让你缓解肩膀痛
- 脚踝扭伤不用怕 中医3个方法来治疗
- 饮食养生:少吃晚餐让你活到九十九
- 睡好觉胜过吃补药 千万不要和深夜抢时间
- 吃什么就能补什么吗 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