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热门转发的众多饮食言中,“食物酸碱平衡论”最为“经久不衰”。该言论将食物分为“酸”、“碱”两种,并称“人体是酸性的,摄入酸性食物易致癌,而多摄入碱性食物能够防癌” ,最终得出选择食物注意酸碱平衡的结论。而专家指出,“碱性食物防癌、酸性食物致癌”本身即是一个伪命题,并不靠谱。
据了解,在食物化学研究中,确实将食物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其分类的根据是按照食物燃烧后得到的灰分的化学性质—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较多的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而钾、钠、钙含量较多的灰分则生成碱性溶液。这种研究主要用于评价食物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在食物矿物元素含量测定中使用较多。而流传于微博、朋友圈的“食物酸碱论”与上述理论完全不同,缺乏科学依据,并不值得提倡。
首先,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与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性质是不同的。其次,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适应膳食的条件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障内环境的酸碱平衡。这种平衡一般不会受到摄入食物的营养而改变。
网传的“碱性食物防癌、酸性食物致癌”一说中,将谷类、肉类、鱼和蛋划分为酸性食物,称这些事食物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而将蔬菜水果归类为碱性食物,并称这类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和肿瘤。实际上,蔬菜水果确实能起到防治慢性疾病发生、预防肿瘤的作用,但其作用原理是由于蔬菜、水果能量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而不是所谓的“碱性作用”。专家表示,按照“酸碱平衡论”,如纠正“酸性体质”每天服用小苏打,即碱面就可以解决为题了吗?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由此可见,身体酸碱性、食物酸碱平衡论等旁门左道皆不靠谱,想要健康,营养注重均衡,同时多摄入一些有益健康的蔬果等,就像由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指出的:居民膳食应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建议每天吃奶类、大豆或豆制品,并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热门文章
-
头颈部放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023-02-27 11:52
-
癌症病魔缠身七旬老人乐观坚持六年
2023-02-27 11:51
-
肿瘤患者恢复期生活方面应注意那些?
2023-02-27 11:51
-
癌症患者春节饮食应注意哪些?
2023-02-27 11:50
-
喉癌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3-02-27 11:50
-
省钱族须知:春节剩菜反复加热易致癌
2023-02-27 11:47
-
怎么做好甲状腺癌的康复护理
2023-02-27 11:47
-
最容易致癌的三种常见食物
2023-02-27 11:40
-
预防子宫内膜癌可多吃豆类
2023-02-27 11:39
-
红参治疗艾滋病竟有奇效
2023-02-27 11:39
-
防病强身的四组食物搭配
2023-02-27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