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显示超稳定RNA纳米颗粒在帮助治疗癌症及病毒感染上大有前景,可调控细胞的功能,结合到癌症上且不会损伤周围组织。相关论文发布在《Nano Toda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着名华人科学家、肯塔基大学Markey癌症中心主任郭培宣(Peixuan Guo)教授。郭教授是纳米医学杰出的科学家。1986年构建phi29 DNA组装马达并发表于PNAS,是至今所能构建最强大的生物马达。1987年发现pRNA马达并发表于Science。其长期引领RNA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有关科学突破和技术发明已经数百次被ABC和NBC等电视和电台NIH, NSF, MSNBC,NCI and ScienceNow等学术机构进行专题报道。
新研究利用RNA作为自下而上制造纳米结构的构成元件。通过利用郭培宣开创的RNA纳米技术,研究人员利用重新改变结构的RNA片段携带多达4个治疗和诊断模块构建出了超稳定的X形RNA纳米颗粒。这些RNA纳米颗粒可纳入沉默基因的小干扰RNA,调控基因表达的micro-RNA,靶向癌细胞的核酸适体,或是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核酶。
研究证实细胞功能调控能力随着纳米颗粒中功能性模块的数量增多而逐渐增加。
郭培宣说:“RNA纳米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但RNA纳米颗粒的不稳定性和降解使得许多科学家们对RNA纳米技术研究望而却步。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在试管中生成化学和热力学上高度稳定,或在机体内具有极大潜力作为治疗药物的RNA纳米颗粒是有可能的。”
这些RNA纳米颗粒显示出一些良好的特性:多价性,允许同时传递多个功能性的分子获得协同效应;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带有定义结构的控制性自组装;热力学稳定,可维持RNA纳米颗粒在动物和人类循环系统中的完整性,它们以极低浓度存在;化学稳定性,使得纳米课题耐受血清中Rnase(一种切割RNA的酶)的消化。
肯塔基大学Markey癌症中心的Mark Evers博士说:“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将抗癌药物传递到癌症转移灶。利用郭培宣研究小组设计的纳米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治疗癌转移,且相比当前的化疗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小编温馨提醒:
小编温馨提醒:现在治疗癌症的方法越来越多,所以病人一定不能失去信心,在治疗过程中跟病人的情绪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乐观的心情可以帮助病情恢复的更加顺利。
相关文章
- 并非致癌因素较大就一定会得癌症
- 专家谈生活中癌症的预防
- 专家访谈:儿童肥胖与癌症的关系
- 专家谈吸烟与癌症的关系
- 13岁的小女孩竟患上乳腺肿瘤
- 如何帮助癌症患者身心康复
- 癌症患者是开刀治疗还是保守治疗
- 女性每天喝酒容易患上乳腺癌
- 女白领午餐常吃麻辣烫 被确认患胃癌
- 专家谈食管癌病人吃什么好?
- 坐以待毙是真!多坐两小时患癌几率增10%
- 常吃紫甘蓝能抗癌吗?
- 西红柿越红越能防癌抗癌吗
- 大蒜防癌 大蒜怎么吃能少得癌
- 美国顶尖医生谈癌症 八个防癌忠告
- 专家解读防癌体检的常见误区
- 肺癌居癌症榜首 肺癌如何预防
- 甲状腺癌成宁波女性最常见 或与爱吃海鲜有关
- 中国癌症患者年轻化 死亡病人占全球近1/4
- 远离癌 “吃”字里面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