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经动物实验发现,RU-486堕胎药能抑制实验鼠体内的黄体酮,从而抑制携带变异基因的细胞异常分裂发展成乳腺癌。
据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述结论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科研人员得出的。科研人员在相关实验中将出生两个多月、具有变异BRCA-1基因的实验鼠分成两组,一组服用RU-486堕胎药,另一组则不服。
结果未服RU-486的实验鼠在活到8个月后,体内出现了癌症,而服药组实验鼠活到12个月时体内未出现癌症。
参与该研究的专家说,正常BRCA-1基因能促使细胞修补受损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从而抑制细胞异常分裂发展成恶性肿瘤。如果该基因发生变异,人体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就会增加。此外,黄体酮能促进乳腺发育,维持正常妊娠,但黄体酮过多会促使携带变异BRCA-1基因的细胞异常分裂。
专家通过上述研究认为,RU-486堕胎药的成分——米非司酮抑制了实验鼠体内黄体酮的生成,使黄体酮无法促使实验鼠体内携带变异BRCA-1基因的细胞异常分裂并发展成恶性肿瘤。
科研人员称,这项研究表明医生有望通过控制黄体酮抑制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生,但长期使用堕胎药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危害,因此目前不能把RU-486堕胎药作为防治乳腺癌的药物.
热门文章
-
抗肿瘤药物的特殊毒性
2023-02-27 11:52
-
提醒:淋巴瘤不可忽视复诊
2023-02-27 11:52
-
癌症复发病人要保持心情愉快
2023-02-27 11:52
-
战胜癌症的独特小窍门
2023-02-27 11:52
-
分析食管癌术后的治疗病例
2023-02-27 11:52
-
解析:乳癌患者的心理照护
2023-02-27 11:52
-
治癌痛首选中医外治法
2023-02-27 11:52
-
头颈部放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023-02-27 11:52
-
盘点:治疗胃癌癌痛的食疗大法
2023-02-27 11:52
-
心胸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常规有哪些?
2023-02-27 11:52
-
介入肝癌治疗中的护理--心理护理
2023-02-27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