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正规的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应在三次接种后1~2个月检查乙肝表面抗体是否变为阳性,如果那时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那么有几种可能——
1.乙肝疫苗的剂量不足。
我国自1996年以后基本普遍使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今年我国新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明:“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
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二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所以,你以前注射的疫苗剂量如果不足,则应改为每次20微克重新进行3次全程免疫。也有个别人每次20微克疫苗仍不能产生抗体,那么还可以加大剂量到30微克甚至更大量,并且可以每个月1次,连续3~4次,甚至更多次。当然,如果一次疫苗量太大,会引起疼痛和局部吸收困难,也可分不同部位同时注射。
2.乙肝疫苗质量不佳或保存不当失效。
一定要选用国家正规的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疫苗,并且在防疫站或具有预防接种资格的卫生机构进行注射。
另外乙肝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应在2~8℃避光的环境下,严防冻结和高温,否则均会失效,而且一定要在有效期之内使用。
3.乙肝疫苗注射的操作不规范。
乙肝疫苗注射前一定要摇匀,疫苗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有沉淀,如果使用前不摇匀,也会影响预防效果。
4.还有少数人在排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后,经过大剂量反复乙肝疫苗接种仍不能产生表面抗体。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首先要除外是否有潜在的乙肝病感染,应该进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如果此项指标为阳性,则说明该患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是乙型肝炎病人。
他们在检测乙肝五项时表面抗原(HBsAg)为阴性,或者核心抗体(HBcAb)和(或)E抗体(HBeAb)为阳性。因此这种化验结果的人注射乙肝疫苗前可以先检测HBV-DNA,以除外乙肝病毒携带的可能。当然,先注射疫苗,如果不产生抗体再检测DNA也可以,即便是乙肝患者,注射乙肝疫苗也没有害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回顾拉米夫定的10年国际临床应用
2023-02-28 09:00
-
诺华在华上市乙肝新药
2023-02-28 09:00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
2023-02-28 09:00
-
新药将为慢性乙肝患者带来佳音
2023-02-28 09:00
-
用在治疗肝炎上新药上市
2023-02-28 09:00
-
替比夫定治疗:24周病毒抑制情况预测2年疗效
2023-02-28 08:59
-
替比夫定IV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启动
2023-02-28 08:59
-
乙肝特效药优贺丁上市
2023-02-28 08:59
-
最新治疗性乙肝疫苗可彻底杀病毒
2023-02-28 08:59
-
佳辰研制的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展顺利
2023-02-28 08:59
-
乙肝免疫性治疗疫苗研究获进展
2023-02-28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