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生物钟”节律,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产生影响,所以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在不同时间使用,疗效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掌握这些时间规律,选择“良辰吉时”给药,使用恰到好处的剂量,不仅可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大千世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一种时间节律,犹如有一个时钟的控制,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钟”。
人作为万物之灵,其生命活动也都具有生物钟节律,无论是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糖及内分泌激素,在一天24小时内都有一定的规律。一旦这种生物规律被打乱,便会发生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比如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等在一天中都有发作的时间规律,有“高峰”与“低谷”,在高峰期常急性发作,病情加重,甚至发生猝死。
冠心病常于早晨发作,上午易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猝死。血压的高峰在上午9-11时,下午4-6时易发生脑溢血。夜间血压降低,午夜最低,此时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脑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
支气管哮喘多在夜间发生,凌晨肺的通气功能最差,常出现明显的低血氧,导致猝死。风湿痛一般早晨最严重。掌握了这些规律,随着“生物钟”用药可以预防病情复发,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而致死。
皮质激素类 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要与人体自身激素分泌“合拍”。正常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在上午8时左右,中午则开始下降,下午最少。按常规平均分服,会打乱正常分泌节律,极易抑制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形成对激素药物的依赖。如果给药与人体节律“同步化”,在上午8时给予1日量,则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糖尿病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由于早晨各种抗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容易升高,被称为糖尿病的“黎明现象”。而人在早晨对胰岛素最为敏感,因而早晨用量应稍增加。
按照人体的“生物钟”用药,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热门文章
-
复方高血压治疗药更能造福患者
2023-02-28 09:00
-
首个国家级二类新药研发成功!
2023-02-28 09:00
-
抗击高血压的新药上市
2023-02-28 09:00
-
新希望:诺华新推出高血压药Rasilez
2023-02-28 09:00
-
专家称特定药物可助心理戒烟
2023-02-28 09:00
-
药物TAK-536进入二期临床实验
2023-02-28 09:00
-
帕金森患者小心陷入用药误区
2023-02-28 08:59
-
家庭温馨护理高血压的对策
2023-02-28 08:59
-
老人前列腺疾病用药需注意
2023-02-28 08:58
-
老年人用药不当会使病情更加恶化
2023-02-28 08:58
-
怀孕期间如何正确选择降压药?
2023-02-28 08:57